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抗击疫情 党员在行动>文章页

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综合监督单位党员干部
奔赴一线全力抗疫救灾

https://www.scjgdj.gov.cn/  (2022-09-11 15:48:30)    

8月25日,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向成都袭来。9月5日,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疫情灾情叠加,成为酷暑过后四川面临的新挑战。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综合监督单位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迅即吹响疫情防控、抗震救灾“冲锋号”,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纪律和相关规定,认真履行宣传思想工作职责使命,组织党员干部职工下沉基层一线、奔赴救灾前线,以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抗震救灾贡献宣传思想工作力量。

坚守阵地

扛起宣传文化单位责任担当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综合监督单位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做好本单位各项工作,以必胜的信心共渡难关、共克时艰。

省委宣传部聚焦疫情防控、抗震救灾工作,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每日进行情况汇总、分析研判,及时传递省委、省政府声音,科学部署宣传文化系统力量深度参与疫情防控、抗震救灾工作,对新闻宣传、志愿服务等重要工作进行统筹指挥调度,安排50名党员干部在机关24小时值班值守,加强相关工作指导协调,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处置处理情况、回应群众呼声。

省委网信办坚持早谋划早研究早部署,针对抗疫救灾等重点工作提前研究应急工作预案,合理调配全办工作力量,协调中央主流媒体和重点商业网络平台,发挥网络传播优势,推出短视频、网络海报、现场直播等形式新颖、传播力强的新媒体稿件4000余篇(条、个),阅读量达3.5亿余人次。

围绕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四川省文联和四川省作协聚焦疫情防控中涌现的感人事迹,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精心创作了一批优秀战“疫”主题文学艺术作品,充分发挥传递关怀、温暖人心、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的作用。其中,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馆推出“壬寅战疫‘美’中有您 2022四川省抗疫主题美术作品线上展”,精选推送《众志成城结硕果》《最美逆行者》等56件作品进行线上展出,24小时内线上观展人数超过6500人次。省作协《四川文学》《星星》诗刊、《四川作家报》、四川作家网开设专栏,通过征集优秀作品,积极传播正能量,为疫情防控贡献四川文学力量。截至目前,省作协共收到抗疫抗震作品 200 篇(首)。

宣传文化战线以“文”抗疫,凝聚抗疫合力,主流媒体扛牢政治责任,聚焦主责主业,做好新闻报道、讲述感人故事、传播典型事迹。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及时启动应对重大疫情突发事件预案,统筹安排152名采编人员进入应急闭环状态,确保四川日报全媒体、封面传媒等主要媒体正常运转;四川广播电视台多平台开设《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疫”线党旗飘》等专栏,宣传防疫工作中的典型故事和感人瞬间;川网传媒集团上百名采编人员坚守工作岗位、深入社区、超市、核酸检测点等一线,记录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生动故事,开展志愿服务。他们用积极、有力的报道,营造勠力同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良好氛围。

做好宣传报道的同时,媒体也充分发挥服务作用,彰显社会责任。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下属川观新闻打造四川抗疫爱心互助平台,持续优化智慧战疫通道,“战疫爱心专车”累计服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30多家医疗机构近300名医务人员;封面科技公司利用智媒技术优势,升级上线“云求助战疫智能服务平台”,截至9月8日,收到近5000条求助信息,为遇到生活难题需要求助的市民以及想要献一份爱心的企业、社会人士提供专门渠道;川网传媒集团下属四川手机报和麻辣社区推出《同心战“疫”群众关切有回音》专栏,将群众关心的如何购买生活物资、病人如何就医等问题进行集中关注和解答,并推送到用户手机上,树立全社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

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组长罗雷表示,9月6日省纪委办公厅发出《关于统筹做好抗震救灾、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监督工作的通知》后,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切实强化政治担当、严明政治纪律,采取制发工作提示函、加强专项监督等多种形式,督促综合监督单位扛牢主体责任,激励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承担起宣传思想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奋发有为的担当精神、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抗震救灾

不惧风雨的“逆行者”

9月5日泸定发生地震后,四川广播电视台党委迅速反应,台全媒体中心党员、记者史晶和直播团队第一时间赶往震中。路面损毁、飞石不断,前往震中的道路十分艰难。史晶随救援人员一路跋山涉水,边走边直播,沉着冷静地播报救援力量集结、道路抢通、伤员转移等重要新闻,并于6日凌晨5点左右抵达震中磨西镇,迅速开启直播连线。作为一名有着12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史晶深知重任在肩,顾不上休息,第一天的连线就持续到深夜,为观众深度呈现了磨西镇群众安置点情况。地震发生以来,史晶和直播团队一共完成了23场直播连线,向社会呈现了有速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报道。

徐浩煊是川网传媒集团一名年轻记者,入职以来,他被身边党员同事的敬业奉献精神所感动,已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地震发生后,他第一时间主动请缨,与集团一线报道组一起跟随救援队赶赴震中进行采访报道,将地震灾情、抢险救援、道路交通、物资转运、震区群众生活状况等重要信息发回编辑部,通过四川新闻网、四川手机报、四川发布和“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等媒体将报道推送给上亿用户。其中,《呼叫甘孜特警24勇士》目前各平台累计阅读量超820万,点赞达40万,评论近6万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在震后第一时间派出24名精兵强将,组成8个小分队,分赴甘孜、雅安地震灾区,迅速发回灾情和救援抢险、各方响应动态报道,及时滚动更新前方各类权威信息,并在第一时间推出辟谣报道澄清事实。其中,凌晨4点发自灾区的视频《震中安置点已基本满足群众吃住、医疗、用电等需求》让人倍感温暖;封面新闻推出的《大渡河两岸的争分夺秒 现场直击四川泸定6.8级地震震后12小时救援》《直击四川石棉震后第一夜:前往王岗坪乡道路完全阻断,救援人员从水路驰援》等重点稿件和深度报道,节奏快、效率高、点位丰富、现场感强,引起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

下沉一线

让党旗在基层高高飘扬

本轮疫情是对成都冲击最大、防控难度最高的一次,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认真贯彻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督促综合监督单位坚决扛起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责任,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迅速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同时督促纪检干部既“督”又“战”,以更严更实的作风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之中。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关键时刻,党员干部要站得出来、冲得上去、攻得下来!在省委宣传部机关纪委书记张德武组织下,部机关56名居家党员加入“蜀宣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根据自身实际就地就近到宽窄巷子社区、双楠社区、育新社区等30多个社区、院落,组织物资配送、维护社区秩序、宣传防疫政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赢得社区干部、医务人员和群众好评。成都市金牛区育新社区人手短缺,部机关纪委委员孙建华同志响应号召,第一时间报名成为志愿者,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创建指导处党支部书记吴勇刚不仅自己参加小区志愿服务,还动员家人参与,与女儿组成“父女档”为小区居民核酸检测提供帮助。他们说,作为党员,关键时刻就要冲在最前面,只要党需要、群众需要,就义不容辞。

省文联党组领导切实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率先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线,带头担当作为。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兵和班子成员江永长、仲晓玲等主动到社区报到,第一时间就地转为志愿者,协助医务人员开展核酸检测、维护检测秩序,用实际行动为省文联干部职工作出榜样;机关党员干部贺嫚、何怡、余晓梅、刘文革等同志积极参加所在小区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协助完成核酸采样2000人次……9月1日以来,已有60余名省文联系统党员和200余名省文联主管社会组织党员就近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

省社科联党组高度重视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发出《致全省社科界的一封信》,号召全省各级社科组织和广大社科工作者,投身防疫志愿服务。在党组领导带头下,省社科联共有18名同志参加所在社区、小区的核酸检测、信息统计、防控宣传、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工作。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志愿服务也在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教职工身上涌现。不少党员教师“两头忙”,一方面开启“云端”教学模式,另一方面积极下沉社区参加属地疫情防控,学校共有80余名党员干部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

在党员教师带动下,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70余名青年大学生也利用网课课余时间,在自己小区、社区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2021级中文专业学生杨钧喻在小区封控初期,爬楼入户敲门询问,将整个楼栋单元227名居民的信息整整齐齐记录在册,为小区疫情防控提供了精准数据。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综合监督单位党员干部戴上红袖章,披上红马甲,穿上防护服,化身“志愿红”“天使白”“守护蓝”,第一时间把党旗插在了与疫情斗争的第一线,把身份亮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用实际行动让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让一面面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100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亮明身份,下沉抗疫一线开展志愿服务,与社区干部、防疫工作人员同甘共苦、并肩作战,一起守护着这座温馨的城市,凝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磅礴力量。

(驻省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