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局部暴发,省内尤其是成都市疫情快速发展,疫情输入扩散风险极大,防控压力倍增。省直属机关东通顺幼儿园党支部积极响应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基层一线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省直机关工委倡议书以及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关于疫情防控部署要求,以更高效完备的体系、更多元融合的力量、更温暖贴心的服务,园联动助力全省疫情防控。
在9月2日—9月4日期间,在东通顺幼儿园党支部的组织号召下,10余名党员干部、青年团员、教职工以及家属就地转岗向属地社区报到,下沉到各自属地社区一线积极投身抗疫工作,报名加入志愿者的队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开启一场义不容辞的奔赴,诠释着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东幼志愿者们到达指定小区后,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立即化身引导员、信息员、宣传员、服务员、搬运工,协助医务工作者和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扫码登记、秩序维护、人员指引等工作,帮助群众答疑解惑、安抚情绪,全力协助保障社区各项抗疫工作快速、有效地进行。
9月3日,柏云老师参与了奥园广场2期的核酸检测引导员。她说:“从早到晚,我一直来回维持排队秩序,不断用喇叭提醒居民注意间隔1米的距离,安抚大家等待的心情,并及时解答业主关心问题。虽然声音哑了,但是我用幼儿园老师的耐心出色的完成了志愿者工作,看着大家有序排队,提高了做核酸的效率,一切都值。”记得有一天临时下雨了,小区住户还排着长长的队等待,为了维持好现场次序,她冒雨来回引导。我记得一位奶奶,一定要把自己的雨伞给我打,她急忙说不用不用。奶奶握着她的手说:“妹妹辛苦了,志愿者们辛苦了。”她为陌生人守护,陌生人为她送上关心。防疫面前,温暖在人们心头荡漾。
9月3日、4日,刘婉蓉老师参与了枣子巷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她在和采核酸的医生聊天中得知,原来这名医生也是一名志愿者,自己的孩子才3个月大,医生告诉她,孩子老人可以帮着带,但社区的核酸采集量大,急需支援,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医生已经来做了两天的志愿者了,并表示如果还不复工,还要继续下去。医生的话深深的感动着她,当医生问她为什么参加志愿者时,她很自豪地告诉医生:“我是一名党员,更是单位党支部的宣传委员,更是一名事业单位教师。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风起时,我们逆风而行,在风停时,我们平安归家。”
9月3、4日,刘俊良老师参与成华区双水碾街道横桥社区防疫志愿者。他说:“当收到省直机关工委一封致广大省直机关党员的倡议书时,他热血澎湃。作为东通顺幼儿园党支部组织委员、党员先锋代表,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工作我第一时间联系我所在,当主动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后,得到了可以参加防疫志愿者的回复后,我瞬间感觉找到了组织。排队人群的不安,小孩的哭闹声,让原本安静的队伍,多了一丝躁动。利用自己作为幼儿园老师的身份,与现场的小朋友进行互动,给他们关爱,安抚情绪;积极协调小孩和身体不便的老人优先参与核酸检测。由于天气突变,突降大雨,积极引导参与检测人员做好避雨,协调物业安装避雨伞,让排队群众切实感受到我们的温暖。”
肖雪老师携同医生家属彭广俊一同参与本次防疫志愿者工作。9月3日起,肖老师在双眼井社区辖区内东珠美地小区担任志愿者,组织院内居民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彭医生于9月1日起,由成华区卫生局征集为核酸采样志愿者,在成华区府青惠园 进行核酸采样工作。在肖老师眼中,这个“大白”散发着迷人的光环,她的朋友圈里这样说:“我家大白奋斗在一线,我奋斗在小区,抗击疫情,人人有责”,肖老师一家人都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人。
9月1、3日,晏怡老师在她从小长大的社区:都江堰市石羊镇古城社区,开始了她的志愿者工作,在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她主要负责协助核酸检测人员扫场所码,以及引导工作。在此期间,帮助了很多留守在家的老人扫场所码,让他们也能顺利的进行核酸。她说:“有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由于隔离政策,他的子女都不在身边,只有只身一人到核酸监测点,但是老人由于不识字,且没有手机,眼睛也不太好,所以一直在队伍的旁边,我走过去,耐心的询问,才知道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我带着他一路排队、扫码、测核酸。老人很是感激,问我的名字,要跟我的家里人表扬我很有耐心帮助他。我对老人家说:没事,我是共产党员,就是要帮你的嘛,大家互相帮助,没关系的!”在老人家的一声声感激中,更让她觉得我做的一切都非常有意义,看着身边穿着红色背心的党员志愿者们,她也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如此的光荣!
教书育人,她们是可亲可敬的人民教师;疫情来袭,他们是义无反顾的教师志愿者。从教师到志愿者,从幼儿园到社区,改变的是工作和场地,不变的是责任与初心,东幼还有很多如他们一样的人,用各自的行动、方式和责任奋力担当着、奉献着,为防疫安全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身上闪耀着身为教育者的闪闪光芒。
(省直属机关东通顺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