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海关以所属四川国际旅行保健中心卫生检疫综合实验室成员为主体,吸纳技术中心核酸岗骨干,组建了成都海关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工作组,全面负责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工作,保障24小时新冠样本随到随检。工作组已奋战150个日日夜夜,检测30000余份样本,检出44例核酸阳性,50例抗体阳性,无1例新冠染疫人漏检,用赤诚和专业捍卫着国门一线,为四川省新冠疫情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作出积极贡献。
高学历人才组成“检测天团”,坚实防控基础。新冠疫情来势凶猛,如何快速准确甄别是摆在检测组面前的现实问题,以7名博士为代表的高学历人才第一时间加入检测组,他们虽然来自医学检验、生物工程、医学媒介等不同的专业,但都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高手”,有检出2019年全国口岸唯一1例检疫传染病-霍乱的高国龙博士,有检出过汉坦病毒的张青硕士,还有检出过军团菌的刘杨博士。工作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他们运用专业知识开展资料分析、试验研究、方法比对、数据分析等工作,建立了包括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在内的科学、完善、规范的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体系,极大提升了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效率,为44例核酸阳性病例的检出奠定坚实基础。
完善检测质量体系和生物安全防护,夯实防控基石。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和繁重的检测任务,工作组坚决落实总署“零感染”要求,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志的积极性,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积极应对实验室检测工作。工作组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新型冠状病毒及疫情相关信息,包括病毒特征序列、传播途径、传播方式、检测诊断及治疗方案等内容,为实验室检测作好理论储备;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实验室操作规程》《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指南》等10多个文件,细化实验操作及生物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实验室检测工作科学、有序、高效、安全开展;成立传染病检测及生物安全防护专家组,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和演练,培训相关专业人员100余人次。1月22日至今,工作组共计开展300多次实验室检测工作,所有检测体系稳定、检测方法科学、检测结果可靠、检测过程安全,没有1例无症状或确诊病例漏检。
发扬流血流汗不流泪的革命精神,打赢防控阻击战。时间紧、任务重、专业性强,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工作组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投入到检测工作中。为了保障24小时不间断检测工作任务,有的同志将老人小孩托付给亲戚照顾,有的同志推迟了婚礼,有的同志长期高强度熬夜出现了耳聋、脱发、下肢浮肿等症状,他们有充足的理由休息,但是,当冲锋的号角吹响的时候,他们毅然决然披挂上场,用奔波的背影丈量实验室的宽度,用炯炯的目光坚毅着海关人的脊梁。
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是一场拉锯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工作组的同志们充分发挥了海关实验室在口岸传染病监测的技术支撑作用,24小时为四川省的新冠疫情防控保驾护航,为新冠疫情防控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成都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