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抗击疫情 党员在行动>文章页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80后”志愿者

https://www.scjgdj.gov.cn/  (2020-04-07 10:34:52)    

2020年冬末春初,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志愿者的身影格外抢眼。很多志愿者都是正值青春的90后甚至00后。出人意料的是,两个年近九十的“80后”志愿者,同样博得了社区居民的赞许和称道。

88岁的覃秀云和86岁的肖远生,是经济和信息化厅轻工离退休处退休一支部的老党员,几十年来一直居住在锦江区大有巷1号的原轻工厅纺织厅宿舍,对这个大院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已经年近九十,也都患有高血压、骨质疏松等老年常见病,但是两个老人家精神尚可,平日里一直是大院里的热心人。协助门卫维持小区秩序,劝阻小区不文明的行为,维护小区的安全和卫生,成了她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覃秀云,调侃自己是“爱管闲事的老婆婆”,常常帮助小区那些子女不在身边,自己行动不便或有点“小糊涂”的独居老人,陪同他们去银行,去医院,去药店,俨然是小区的大忙人。

从1月25号小区开始封闭管理,到3月26号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公告,小区恢复常态化管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覃秀云和肖远生两个老婆婆,几乎每天都到门卫处“值班”,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和门卫工作,当起了抗击疫情的志愿者。她们说,“小区是我家,当然我要爱护它”,“守住了小区大门,就守住了小区的安全”,“国家抗疫紧张的时候,共产党员就是要带头”。她们坚持在小区大门处,给进出的居民做思想工作,劝说大家尽量一次性多采购生活用品,减少出门次数;她们和社区工作人员一道张贴防疫知识海报,协助他们发放小区出入证;在疫情非常严重的时候,她们随时关注小区动态,提醒随意出门溜达的居民,赶紧回家,不要到处走动;她们帮助门卫一起督促进出人员戴口罩,量体温;她们配合社区工作人员,查看外来人员健康证,协助做好外来人员签字登记工作。

她们在小区居住了几十年,对一些老同志、老住户的情况很熟悉,抗疫期间发挥了老年人的独特优势。小区里有个别居民,一天进出几次遛狗,有时还不想佩戴口罩。她们舍得下“老脸”,几次三番不断提醒,同时还采取迂回战术,通过其家人间接做工作。最后,她们的努力起了作用,一开始不听劝告的人也乖乖戴上了口罩。两个老婆婆都是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离退休老同志书画兴趣小组的成员,喜欢书法和中国画。平常除了做做家务,很多时间都花在书画爱好上。防疫期间,两位老人家每天大多数时间都在做志愿者,甚至没有时间摸过毛笔。她们说:“疫情防控才是头等大事,以后有的是时间写字画画”。

两位“80后”志愿者为小区所做的一切,小区居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少人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门卫师傅说:“没想到两个80多岁的老人家,关键时刻帮了我们的大忙。”社区的工作人员说:“两位老人家真是觉悟高,没想到她们能坚持那么久。好几次我们劝她们回去休息,她们都不肯。有些人,她们去劝比我们管用。”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覃秀云和肖远生两位老同志,退而不休发挥余热,从未忘记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离退休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经济和信息化厅轻工离退休人员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