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抗击疫情 党员在行动>文章页

防控毫不放松,医疗正常恢复

https://www.scjgdj.gov.cn/  (2020-04-01 17:39:33)    

省人民医院党委在毫不放松抓紧抓细抓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着力全面恢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3月中旬以来,门诊91400余人次,在床人数2395人,手术1204台次,医疗秩序正全面恢复。

“三级预检分诊:把好门诊每一道关口”

3月13日,来自达州的李女士通过网上预约,在省人民医院产科门诊看上了谢兰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李女士怀孕32周,因为产后要暂住成都,特地到医院检查办卡。“一开始因为疫情我们还很担心,但是按照医院通知的流程,我很快在微信做好预约,今天检查也很顺利。”李女士感叹。

面对复工后的大量门诊患者,如何确保就诊安全?省人民医院门诊部保健科党支部书记、门诊部主任牟雁东给出了答案:“把好门诊每一道关口。”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省人民医院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医院流程再造,成立了院党委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应急指挥中心,健全医院应急救治体系,并在全院实施“三圈层防控”。即在“一圈层”设发热患者、普通患者和工作人员三通道;在“二圈层”即可能接触新冠肺炎患者的重点区域如发热门诊、急救中心、门诊部、医技科室等,加强管理与防控;在“三圈层”即住院部加强住院患者和陪护管理。在复工复产期,作为“二圈层”的门诊部显得尤为重要。为确保安全,医院在门诊实施“三级预检分诊”,第一级预检分诊是患者在预约挂号时,提交流行病学的问卷,就诊当日进入医院,由工作人员询问并测量体温;第二级预检分诊设在患者就诊等待区,由工作人员再次对进入就诊区的所有人员询问流行病史并测量体温;第三级预检分诊设在门诊医生的诊室,工作电脑会再次提醒医生询问相关流行病学和有无感染症状。每一级预检分诊人员,一旦发现有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史或发热的患者,会立即按照医院规定的路线引导患者到发热门诊就医。

疫情发生后立即响应院党委号召,志愿报名参加门诊体温监测的党员张美说:“我们的职责就是逐一排查严格把关。为了让患者满意,还需要不停地询问、解释,每天一个班下来,难免腰酸背痛、口干舌燥,但是能为疫情防控出点力,感觉很值得。”

“攻克危急重难:强化学科发展”

3月12日,省人民医院肺移植团队开展多学科协作,成功完成2例危重症患者肺移植手术,这是医院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取得的又一突破。

“其中1例患者是来自遵义市的刘女士,因她的体型与供肺不匹配,无法进行常规肺移植;但她因多器官功能损害,病情不容再等待。手术的每一步都是惊心动魄。”参与移植手术的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呼衰中心主任郭璐说。

刘女士今年66岁,被确诊为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肺功能进入终末期。3月6日,省人民医院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密切配合,在对患者完成新冠病毒筛查后,历经7小时将病人安全转运至外科重症监护室。3月12日上午,同样经过严格新冠病毒筛查的爱心肺源从重庆医科大学被送达医院手术室,全国著名肺移植专家陈静瑜教授与医院胸外科主任冯刚、学科副主任曾富春带领团队历经6小时鏖战,顺利完成双肺移植手术。术后第三天,患者拔掉ECMO(体外膜肺氧合),循环也逐渐稳定。

“发展高精尖,攻克危急难,才是推动大型综合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邓绍平说。

在3月初召开的院党委常委会会议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院党委又专题研究了今年学科建设工作重点。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设立学科建设专项资金,完善学科建设制度机制,打造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开展一批行业高精尖技术,完成一批国内领先的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培养一批学科领军人物与优秀技术骨干,使学科结构更趋合理、学科特色更加鲜明、学科优势更为突出,成为大家的共识。

“党员干部带头:务实担当尽责”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全面恢复正常医疗秩序工作中,全院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切实扛起责任,以更严的作风、更实的举措,走在前列、做到实处”。在最近一次的党委常委会会议上,党委书记欧力生再次提出要求。

3 月 12 日,泌尿外科党支部开展了“着我铠甲,亮我初心,保障安全,从我做起”主题党日活动。党支部书记、主任邱明星说:“科室全面复工,院感防护是重要一环。我们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学习上级要求,开展穿脱隔离衣示范教学,目的就是鼓励党员带头,共同坚定信心,科学开展救治。”

CT检查是新冠肺炎筛查的重要手段。面对急速增加的工作量,放射科党支部组织研究每一版的《新冠肺炎诊断标准》,科室将候检区按院感防控分区,并在入口处设立监督岗,减少人员聚集。党支部书记、主持工作的蒲红副主任说:“为保障检查质量,CT室全体人员上岗。从3月起,每天检查人次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省老年医学中心和省精神医学中心是省政府确定的省级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为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早在3月初,两个项目即按照要求履行了申报手续,正式复工。基建办党支部书记、主任张澍说,“结合此次疫情防控基建启示,我们提出在省老年医学中心一期项目增加负压病房和加强型实验室建设,已获医院批准。”疫情防控早期,正在建设中的省精神医学中心受上级委托,牵头运行“96111”心理援助专用热线,迄今已为上万人提供免费咨询。中心党总支副书记胡敏为此感慨良多:“面对突发事件,情绪管理、心理疏导非常重要。援助热线开通后,我们许多党员同志主动值守,为了安抚咨询者废寝忘食。目前中心项目建设已近收尾阶段,正在人员招聘、设备安装、物资筹备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期待早日顺利开诊。”

(省人民医院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