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大批英雄“逆行”灾区、奋战一线,拯救生命、守护平安。他们是榜样,是楷模,是力量。财政厅农业农村处支部虽然不在“战疫”前沿,但是视疫情如命令、视时间如生命,守土尽责、坚守岗位、敢于担当,为春耕备耕、稳产保供输送“粮草军需”,为贫困群众、患病农户“雪中送炭”,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支部就是堡垒,党员必须冲锋。
疫情发生以来,农业农村处支部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上担当作为,在行动上坚决落实,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农业农村处支部委员身先士卒、以上率下,分工协作、靠前指挥,每天掌握全处每位干部职工的健康状况、所在位置,加班加点研究制定财政支持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有效保障“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确保供得上、不断档,始终站在财政支持抗疫保供、决战脱贫攻坚的第一线。
支委冲在前,党员紧跟上。还在哺乳期的小宋放弃春节休假带娃时间,每天收集统计处内政策出台、应急资金下达等情况,研究回复防控文件征求意见稿,上传下达、跑上跑下。农业科的小余春节正在垫江县探望父母,闻讯要制订保障农产品供给的财政政策措施,立即返回单位,加班熬夜想措施、写方案。扶贫科的小蒲始终惦记着脱贫攻坚这个“头等大事”,始终担心着深度贫困这块“硬骨头”,研究出台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十九条财政措施。支部的其他党员同志也是不怕苦、不怕累,主动请缨、主动担当、主动作为,坚决做到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在平凡的岗位上彰显共产党人的本色,践行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庄严承诺。
疫情就是命令,保供必须到位。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本。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也是春耕备耕的重要时节,春耕生产能否顺利推进关系着粮食安全。春节期间,农业科的同志密切关注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物资储备、上级政策动向等情况,主动投身到财政支持春耕生产应对方案研究制定中。采取切块安排、提前下达、资金专调等方式,分阶段、分批次紧急安排下达春耕生产方面资金180亿元,支持各地不失时机抓好春耕备耕,统筹推进粮油、生猪、牛羊、蔬菜等产业发展,千方百计保障农业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
受疫情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品生产、销售流通等不同程度受阻。加之非洲猪瘟、蝗虫灾害等不利因素,生猪、粮油等重要农产品恢复生产困难重重。全处上下心急如焚,加班加点、反复研究,2月18日印发了《切实支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的通知》,启动实施了生猪贷款贴息、农业担保费用补助、承担保障居民生活急需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政贴息、支持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等八条政策干货。逐条明确操作办法,细化申报、审核、补助程序。同时,汇编财政部、财政厅发布的支持涉农企业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扶持政策及操作办法共28个,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个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知晓政策、享受政策、渡过难关。
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是2020年中央启动的水利重点工程,也是保障农业生产的供水“动脉血管”。疫情发生后,正处于省级竞争立项确定项目县的关键时刻,如何安全、有序推动申报工作成为一大难题。为确保疫情期间工作不停顿、项目申报不耽搁,水利科拓宽思路,创新方式,改文本资料报送为电子版报送,改现场陈述评审为视频资料评审,减少人员流动,防止交叉感染,坚决不给防控添乱。2月11日至13日,组织专家按照评分标准,通过非接触式远程电子评审,逐项打分,综合评定,结果公开,按时保质保量确定了项目申报县,得到财政部肯定和基层赞誉。
小康就是使命,脱贫必须全胜。
全省还有7个贫困县、300个贫困村、20.3万贫困人口没有脱贫,这些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向全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面对艰巨任务,加之疫情影响,农业农村处深感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
再大的困难必须克服,再坚的堡垒必须攻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刻不容缓。全处上下面对疫情影响,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强意志,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顽强作风,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克难奋进。财政的首要职责是资金保障。一方面,防控投入大量资金,另一方面,扶贫投入必须增加。面对“两难”,扶贫科的同志周密谋划、精心测算,千方百计挖掘存量、优化增量、增加总量,编制年度筹资方案,筹集财政资金900亿元以上,足额保障脱贫攻坚资金需求。其中半数以上投入到深度贫困地区,集中财力攻克最后的堡垒。
稳定贫困群众的“钱袋子”,才能稳住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全面脱贫奔康。扶贫科紧盯目标,想方设法,创新方式,积极拓宽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渠道。优化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对疫情期间解决“卖难”问题的消费扶贫、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生产补贴及贷款贴息、带动贫困户“短平快”增收和技能培训等项目,优先安排资金扶持。大力支持产业扶贫,完善带农益农机制,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大力支持消费扶贫,督促预算单位通过优先采购、预留采购份额方式,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大力支持就业扶贫,在水利工程巡管员、生态护林(草)员等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结合疫情防控,探索开发城乡社区公共卫生、消毒保洁、疫情监测等岗位,支持向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人口购买劳务服务,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农业农村处在疫情防控这场大考中,冲锋在前、奉献在先,用朴实的语言和铿锵的行动,为答好疫情防控“试卷”默默奉献,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添砖加瓦。
(财政厅农业农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