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生命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沈家容——中共峨眉山市中医医院党委委员、内4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毅然主动请缨做了“最美逆行者”。
逆行医者,大爱无疆。沈家容是一个有27年工作经历和14年党龄的党员医者。曾在非典疫情时,担任峨边县人民医院内科主任的她,率先带头进入非典隔离病房救治一名疑似病人。时隔17年,在医院紧急集结赴湖北驰援新冠肺炎疫情时,作为一名主攻呼吸方向的高级职称医生,她知道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来了,已经52岁的她毅然主动请战,她说:“病毒无情,说不怕是假话,此战是否能平安归来,前路未知,但在疫情面前,我没有理由不迎战,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正在备战考研的女儿。”从其他队员口中得知,沈家容临走之前把家里的银行卡、理财及保单等都给女儿做了一一交待。脱下白大褂是母亲,沈主任在女儿备战考研的关键时刻,不能照顾和陪伴反而还让女儿担心,她深深地自责;但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生,沈主任在抗疫关键时刻选择冲在“战疫”第一线。“舍小家、顾大家、国有难、召必至”的崇高精神,沈主任都按自己的步伐践行着。
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为四川驰援医疗队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成员、武汉协和红十字会医院发热六病区盐酸阿比朵儿片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小组成员、四川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感控组专家成员,沈家容都尽心尽责,努力完成好每一项工作。每天除了要在病房协助主任完成查房和诊疗病人,负责科室每个新冠肺炎病人新入、传染病上报、核酸检测病人相关情况填报及出院、死亡、第二天预出院病人上报等每日必报填写上报工作;还承担了科内每日新冠病毒肺炎病人核酸检测鼻咽拭子采集工作,由于近距离操作,又容易刺激病人喷嚏,加上戴有近视眼镜无法戴护目镜,每次只能戴面屏操作,危险性很高;下班后每隔2天还需统计四川省第二批150名驰援队员中有健康问题的队员,线上逐一询问病情,提供治疗方案,参与一线专家的线上讨论等。病房里的病人绝大多数都没有家属陪伴,面对新冠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心里极度恐慌和不安,部分患者全家感染情绪到了崩溃边缘,沈家容就和其他医务人员一起主动帮着给病人送餐和心理疏导,告诉他们医务人员正在努力,通过中西医协同治疗,很多病人病情都在逐渐转轻、治愈率在提高、病死率在降低,给病人带去希望和信心。病房里的周奶奶,老伴因新冠肺炎离世,沈家容把自己的牛奶给周奶奶送去并安慰她,帮助她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病房里的武汉市民经常给她和其他队员竖起大拇指,并表示出院后煲汤感谢救命之恩,后方同事给他们加油鼓劲点赞,可她总说:“突如其来的疫情,好多家庭全部感染,妻离子散,非常痛心,面对感染病人的哀求和无助,面对每天上演的生死离别,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我所能帮助他们,但有时却力不从心,我做的还远远不够”。在女儿的微信朋友圈里,女儿把母亲从出征离开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了下来,母亲高强度工作后安慰自己的一些调侃话语记录留存:“只要取的够快,病毒就追不上你”“虽然长的矮,但这个背影无比高大”“受之有愧,一切都是义务、是责任、是本职工作”......女儿都把母亲的话珍藏、牢记在心,作为自己人生路上的指明灯。
关爱队员,凝聚力量。作为医院援鄂临时党支部书记、援鄂小分队队长,肩负着党旗下的责任,肩负着领导的嘱托。由于隔离服穿脱复杂并紧缺,队员们上班期间都是用的成人尿不湿,为了尽量保证尿不湿干燥,队员们于上班前提前2小时不饮水,工作中不吃东西不喝水直到下班,下班后沈家容常常提醒队员们多饮水,补充身体每天必须的水分,储备起上班用。工作中,常常叮咛和监督一起的队友做好自我防护。生活中,处处关心着队员的身心健康,面对隔离服下的压痕和皮肤过敏,她乐观的称是“最美的‘毁容’”。尤其是面对15天不能“换房”隔离观察时,面对一起共事的战友感染时,年轻的队员们开始焦虑、担忧,面对同样高危的环境,年长的她调整心态,召集另外两位稍年长队员分头给年轻队员做工作,一边帮助她们打消顾虑、正确面对,一边怕领导担心总是报喜不报忧。有3名队员在这个特殊时期迎来了生日,四川省第二批援鄂临时党委都会送上生日蛋糕,沈家容也会组织医院其他队员一起为生日队友过个简单的生日,让大家在抗疫前线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常常问她在一线工作和生活中,以及家中有没有困难时,她总说:“我们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而已,和大家一样只是在不同的战场坚守,没有什么困难。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和嘱托,在一线尽职尽责完成任务,10名队员一起平平安安回家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在得知可以“火线入党”时,她又积极鼓励4名群众队员递交“火线入党”申请书,让大家充分凝聚在党旗下,团结一心阻击疫情。
(省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