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委政法委将“守纪律、提效能、强执行、做表率”活动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以“硬核”举措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夺取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双胜利”。
抓统筹、聚合力,确保服务保障“一盘棋”。下好“先手棋”,及时召开市委政法委全委会统筹部署,成立服务专班和工作队,建立落实服务保障协调机制,按下服务保障“加速键”。落子“关键处”,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忠华等领导带工作组前往“两城”建设等重点项目和结对联系帮扶企业实地调研,精准清除复工复产“路障带”。服务“大棋局”,迅速整合政法干警、网格员力量,全力以赴投入到维护稳定、宣传引导、纠纷调解、社会治理、法律服务等工作中去,合力打赢复工复产“保卫战”。
严落实、增动力,打造保驾护航“双引擎”。一方面,用“制度引擎”稳服务架构。制定出台《全市政法机关服务保障复工复产八条措施》《为依法防控疫情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积极应对疫情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功能和作用。另一方面,用“监督引擎”保措施落实。组建政法队伍调研组、执法服务监督专班,采取现场调研、网上监控、专线受理等方式开展督导检查,推动基层疫情防控、服务复工复产工作落实。
破常规、显魄力,畅通复工复产“三通道”。为企业复产亮绿灯,坚持谦抑、审慎、善意的司法理念,对受疫情影响暂时经营困难的被执行企业,允许继续使用查封财产,助力企业融资复产。为涉企案件开绿道,依托诉讼服务中心“两个一站式”建设平台,对企业涉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等案件开通立案受理、审判执行、法律服务“绿色通道”。为运输车辆办绿卡,出台《恢复正常交通运输秩序保障道路交通畅通工作方案》,组建8个交通管控工作组,为企业货运车辆办理绿色通行证,保障防疫和应急车辆的正常通行。
履职能、当主力,严守主责主业“四阵地”。强化排查化解,守好风险阵地。坚持每日滚动摸排涉疫突出隐患问题,制作警情、案件、纠纷趋势图进行分析研判,逐一落实稳控化解措施,调解涉企纠纷73起,化解涉疫情突出问题35件近5000人。强化宣传引导,守好舆论阵地。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主题普法宣传活动,编发“疫情防控法律法规指引电子手册”,专门解答23个涉及企业复工复产热点问题。强化监督指导,守好法治阵地。对全市拟出台的疫情防控、扩大内需、维护企业权益等方面的政策规定进行合法性审查,支持行政职能部门依法有序组织企业复工复产。强化打击整治,守好治安阵地。以复工复产企业、重点工程工地为重点,辐射周边地区,全面加强治安秩序巡逻防控。快侦快办阻挠企业复工复产、破坏生产经营、涉黑涉恶等重大案件,共打掉恶势力团伙1个,破获九类涉恶案件2起、涉疫刑事案件2起。
添举措、升效力,提供高效优质“五服务”。坚持一企一策,提供定制化服务。制定《结对联系和帮扶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协助417家企业建立安全档案、应急预案,开展“一对一”“点对点”法律指导,确保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坚持科技引领,提供信息化服务。结合智慧政法建设,利用微法院、在线调解等网络平台以及12368、12309、12348等服务热线,开展“无接触式”公共服务,办理涉企服务事项4件次,在线庭审、网上调解116件次。坚持融情于法,提供人性化服务。对困难企业和农民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对需集中办理居住证的企业提供上门办理服务,对疫情防控期间不能按期处理交通违法、驾驶证审验换证的,不予处罚、延后办理,为企业办理车驾管业务1083件。坚持需求导向,提供效率化服务。将民用爆炸物品审批等行政许可事项审核期限缩短至1个工作日,快速受理、许可审批涉及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企业189家,许可、备案196次,涉及总量2.6万吨。坚持文明执法,提供规范化服务。及时下发《关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加强政法队伍教育管理的通知》,明确战时纪律和要求,督促政法部门公平公正服务、文明理性执法,树立政法队伍良好形象。
(攀枝花市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