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厅号召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践行初心使命。一是党员领导干部冲锋在前。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检验,亲自抓、总负责,带头坚守岗位、值班值守、靠前指挥,紧密结合各单位职能职责,逐项明确任务、逐级靠实责任、逐条对照落实,激励和带动党员干部不畏风险、迎难而上、从容应对。1月30日起,10位厅级领导分赴10个市(州)调研指导医疗废物、社会零散防护废弃物处置和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督促涉疫医疗废物处置企业日产日销、即到即销。二是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践战场,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统筹调动和整合各方力量、资源,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将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省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中心、生态环境厅固体处、省环科院等基层党组织协同配合,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污染防治技术指南(试行)》,为基层科学及时处置疫情废物提供指南。三是全体党员敢于担当。带头学习宣传科学防控知识,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坚决抵制谣言散布;带头配合做好疫情排查筛查工作,强化联防联控,发现疫情第一时间报告;带头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带头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在疫情防控一线充分发扬不畏困难、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党支部党员干部切实履行环境应急工作职责,向省委、省政府、生态环境部报送疫情防控工作动态共32期,编制《四川肺炎疫情环境应对专报》11期,紧急协调调拨防护物资3批共120套。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动服务民营企业抗击疫情渡难关。一是收集企业信息,提供数据参考。及时下发《关于报送民营企业疫情防控相关情况的通知》,要求各市(州)民营办积极应对,保证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迅速摸排全省各市(州)中小微企业自疫情以来所受影响情况,形成《关于新冠疫情对我省民营经济影响的报告》,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数据参考。结合摸排情况,第一时间印发了《关于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支持民营企业抗击疫情渡过难关的通知》,要求各成员单位结合职能,抓紧研究出台帮助企业尽快恢复运转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影响。二是政策支持有力,帮助共渡难关。针对全省民营企业受疫情影响,在生产经营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会同省发改委研究制定《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政策措施》,从贷款贴息、税收减免、养老保险等方面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帮助民营企业抗击疫情渡过难关。三是强化调查研究,提升服务质量。主动与川商总会、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应对新型专项调研”。积极与各商协会沟通,印发《关于收集商(协)会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相关情况的函》,引导各地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目前,全省民营企业捐款约6085.9万元,捐物价值约1799.2万元;行业商会捐款约91.7万元,捐物价值约370.59万元。四是做好后续工作,破解发展难题。考虑到民营企业在当前和疫情过后一段时间将会面临订单减少、收入降低、租金税费物流压力上升等困难,建立健全民营经济疫情防控会商协调机制,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防疫监督与指导,着力破解民营企业发展难题。
省贸促会主动融入全国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大局。一是主动融入,全面部署。会党组加强组织领导,全面部署全省贸促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先后召开3次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密切配合驻地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做好对口帮扶贫困村旺苍县农建村的疫情排查管控工作,通过四川国际商会对外讲好疫情防控的“四川故事”。二是国际联动,团结协作。会同省国际商会,积极发挥国内外渠道优势,千方百计筹集物资,努力寻找医护用品和设备货源,助力解决疫情防控燃眉之急。截至2月5日,已有泰国、波兰、不丹、巴基斯坦、印度、马来西亚、阿联酋、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日本、墨西哥、英国等14个国家、54家境外公司确认有相关货源,包括口罩约700万只、手套200万双、防护服1.5万套。三是服务企业,排忧解难。坚持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积极当好外贸企业的“娘家人”,充分发挥贸促涉外商事法律服务的独特优势,密切关注疫情对我省外经贸特别是涉外企业的影响,采取各种措施全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保障四川外经贸事业坚定前行,行稳致远。截至目前,已累计受理网络和电话咨询130余人次,发布抗击疫情国际法律咨询信息9条,通过网络审核、邮寄和企业在家自主打印等方式为27家企业进行商品备案和签发原产地证书53份。
(省直机关工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