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华夏大地,肺炎感染疫情形势严峻。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要部署,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党旗所指,团旗所向。四川局各级青年组织和广大团干部、团员青年在分党组领导下,立即行动,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中来,为遏制疫情扩散、夺取防控斗争胜利贡献出青春力量。
——党有号召,青年有行动
疫情发生后,机关的青年同志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在疫情爆发严重,广大群众纷纷在家隔离防护的时候,面对突然延长的春节假期,临时增加的值班任务,机关在蓉青年主动请缨,要求安排自己到岗值班;时刻关注网络舆情,用客观准确信息引导单位职工正确认识疾病,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努力为疫期复工出谋划策,探索应用网络视频会议、网上办公的新模式,确保防控工作两不误;积极参与到四川局疫情防控工作中,制订预案、印发通知、联络会议、报送信息,截止2月27日,四川局共起草印发疫情防控相关纸质文件7份,发布微信通知14条,推送“四川储备党建”微信公众号17期,共76条信息,其中“四川局念好“五字诀”科学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储党建微信公众号上发布。
——一线青年两手抓,防疫、生产两不误
四川局四三七处地处成都市区,为天府新区建设、地铁修建等地方大型工程提供钢材代储代发服务。疫情发生以来,面对春节期间人员紧缺、生产任务繁重、疫情形势严峻等困难,以青年职工为主的四三七处物管科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组成志愿服务队,坚持“防控不松懈、抗疫不停工”,一方面坚持每天对部门人员的健康状况进行摸底排查,并积极做好外来人员的体温监测工作,一方面做好疫情期间的物资进出库工作。春节以来共接收车皮1200多个,累计总吞吐量达12.3万余吨,为工程建设提供所需物资,切实保障了地区经济平稳运行。
——中青干部走在前,物资出库保急需
2月中旬,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重庆地区应急物资短缺。按照四川局的统一部署,六七四处物管科、保卫科中青年干部职工在处党委带领下,戴好防疫用品,奔赴库区工作一线,落实重庆市红十字会紧急调运救灾物资支援抗击疫情工作,进行出库作业。车辆消毒、人员检测、物资核对、完清手续、库区清洁消毒,一丝不苟地完成了非常时期的出库任务。中青年干部走在前,发挥了特殊时期中流砥柱作用,进一步弘扬了火工储备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三次应急物资出库共计帐篷187顶、棉被300床,及时解决了重庆市渝中区、江北区、永川区、璧山等地区的急需。
——别样的除夕夜
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居家隔离防疫。1月24日晚20:50分,四川局二五五处消防队突然接到江油市消防救援中队出警指令,年轻的队员们来不及考虑疫情严重,外出是否会有危险,第一时间穿上厚重的灭火防护服、箭步跳上消防车,火速赶赴河口镇火灾现场,停车、走位、铺设水带、出水灭火一气呵成,通过近两小时的持续战斗,成功处置了火灾,保护了一方平安,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周边群众的交口称赞。
——战“疫”生产两不误
“上了栈桥,我是收储主力军;下了栈桥,我是抗疫突击队”,这是四川局二五五处一名普通青年的心声。疫情期间,二五五处接到四川局下达的接收陕西延炼5万吨油料的代储任务,兴蜀公司也集中发来上万吨代储油料。铁路罐车一天两班,公路发油持续不间断。在如此繁重的收储任务下,二五五处青年们左肩扛起“收储”重责,右肩挑起战“疫”重任,时刻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战“疫”生产两不误的神圣誓言!
——“大喇叭”凝聚正能量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四川国储集团公司下属储渝公司团支部充分发挥小微信“大喇叭”作用,建立“官方疫情解说”、“24小时防疫攻略!一图看懂”、“助力战‘疫’”、“50本经典好书线上免费阅读”等栏目......,“声音”凭借团支部微信群传到了每一个“角落”,引导大家正确认识疫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疫情,倡导大家利用“特殊假期”充充电。同时,利用“线上+线下”积极开展阻击疫情系列活动,开通“青语青听”抗疫版块、录制《不放弃》手语操......,以青春之担当传播正能量、做合力抗疫的践行者。
——业务先锋队攻坚克难
四川国储集团公司下属储渝公司采调部是单位的业务先锋队,其主营物资采购和调运工作直接影响着公司的市场保供。这支平均年龄不超过32岁的年轻队伍,朝气蓬勃,积极应对,在疫情期间组成业务应急小组,为物资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他们锐意创新创优,创造性采用无纸化办公模式,防疫期间统筹优化业务流程,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他们竭尽全力通过线上抢占市场,成品油外销、直销和大宗贸易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防疫抗疫不放松,业务拓展显成效。
——小团队展现大作为
四川国储集团公司下属兴蜀公司综合人事部,作为公司“年龄最小”“规模最小”的团队,一个小80后带着几个小90后,从年前就一头扎进了抗疫工作中。在疫情波及四川的第一时间,他们高度重视,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抢先“发声”,放假前夕连续“赶工”,迅速出台了《疫情防控手册》《抗疫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先后推送防疫微信21篇、设置防疫专栏10个,稳人心、聚合力,共克时艰。他们“人小鬼大,多面手”,复工复产“打头阵”,综合服务“护好航”,党的建设“强引领”,基础管理“稳后方”,用辛勤和汗水演绎了无悔的青春。
——“天天在单位盯着,我心里才感到安宁”
今天是四川局一五七处负责人王荣鑫同志坚守岗位的第37天。春节伊始,新冠肺炎疫情骤然严峻,他果断放弃轮休,取消了春节陪伴家人的计划,坚定地守护在职工群众身边,靠前指挥,确保“两个保障”在一五七处落实到位。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预案编制到抗疫物资的采购、重点岗位监测、职工返岗复工保障措施落实,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细节他都要反复确认。他说,“天天在单位盯着,我心里才感到安宁”。
——扎根万源,驻村书记坚守扶贫抗“疫”第一线
大年初二,四川局派驻万源市白羊乡茶园坪村第一书记邓锡珺同志告别家人,驱车400余公里提前返岗,投入茶园坪村疫情防控战。正月十二,因邻村确诊一例新冠疫情感染,茶园坪村11户约60余人被隔离观察,村委4名村干部,2人被隔离、1人阻隔在外地,邓锡君同志义无反顾承担起全村疫情防控工作重担,开启了全天24小时运转模式:天不亮就开始料理村务,回复村民对疫情关切,和外出打工、出村办事等事项咨询处理,每天往返十几公里逐户开展疫情防控宣传、体温检测,把好进出村通道,将疫情防控和村民心理疏导同步抓实抓细。村民现已经解除隔离,邓书记开始为村民出村复工忙碌起来……
——不给病毒任何“藏身之处”的消毒员
肖尚元是四川局一五七处驻库武警中队的一员。疫情来袭,他主动请缨,担任起油库“战疫”突击队的义务消毒员。背着50多斤的消毒壶给各区域全面消毒成了他每天必做的功课。4个区域,10多栋楼,60多个消毒点,他都了然于心,不给病毒任何“藏身之处”。完成每日消毒任务,通常需要四个多小时,回到营房脱下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他的后背早已湿透,肩膀被勒得生疼、胳膊也抬不起来。他说:“我是一名党员,抗击疫情,责无旁贷!”
——挺身而出的“新青年”
刘小华,四川国储集团下属重庆国储公司风险管理部负责人。疫情爆发后,他毅然退掉了春节回家的车票,投入防疫一线。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他在统筹公司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协调做好库区消毒、人员排查、物资采购等各项工作。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他白天到门岗协助检测体温、为车辆消毒,晚上在家写方案、拟措施、做统计。在高强度的连续作战下他从不抱怨,因为他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谁都能喊累他不能。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他必须承担起此时应尽的责任。他常说:“作为党员,作为青年干部,我不上谁上”。
——无私奉献的“帅小伙”
张龙,四川国储集团下属重庆国储公司综合人事部职员,为抗击疫情,2月23日,张龙一早奔赴重庆血液中心,捐献了两个治疗量的成分血。这不是张龙第一次献血,截止目前,张龙一共献血11次,其中捐献全血5次,累计1800ml;成分血6次,累计11治疗量。当问起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说:“虽然自己不能像医生那样奔赴战“疫”一线,但是可以通过健康的血液温暖人心,个人的力量虽弱,但星星点点汇聚在一起定能照亮夜空。”
——守初心的“小年轻”
四川国储集团公司下属兴蜀公司抗“疫”工作刚刚拉开“阵势”,多年的病痛就突然造访了综合人事部的“主心骨”应文超同志。从最初去医院输液到因持续熬夜加班、东奔西跑晕倒急救后被迫住进医院,他始终没有放下工作、卸下责任。入院二十多天来,他左手打着“点滴”,右手拿着电话、敲着键盘,团队的各项工作在他那里集中、整理、淬炼,又输出……。面对父母心疼、妻儿泪目,他把亏欠埋在心里,把重担扛在肩上……或许有一种担当叫病床上的“坚守”,那是一个粮储青年干部的“英雄模样”。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四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