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准备送走的最后一批菜苔,按照市场价3元一斤计算,我今天这批菜将卖800多元钱。本以为疫情会影响销路,没想到从外边调来的简书记用上这一招。”2月24日,等待超市蔬菜收购点运输车前来运送蔬菜的南江县集州街道办事处南垭村村民杨代勇开心的说到。
紧邻南江县城的南垭村虽然人均种植土地面积少,但村民利用区域优势种植销售蔬菜也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部分。疫情期间,得知村民10000多斤蔬菜滞销简书记,积极主动同南江3家规模超市建立“农超”销售模式,开设本地蔬菜销售专区同时,在南垭村设立2个蔬菜收购点,每天早上定时组织党员干部全力配合做好称重、装框、运输、登记等收购工作。
杨代勇口中的简书记,是现在担任南垭村村党支部书记的简倩茹,以前在集州办事处朝阳村担任文书。2019年底,简倩茹以“最合适”人的身份通过组织考核,到另外一个村开始履职。
去年以来,南江率先探索村党组织书记异地选任和“职业化”管理,在更大范围内统筹农村人才资源,打破了“本村人当本村官”的传统模式,在破解有的村“人才过剩”、有的村“无人可选”等瓶颈问题上进行了有益探索,采取村情需要与干部特长相结合的方式选派人材到村任职。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南江县17个乡镇(街道)27名异地交流任职村党支部书记通过“职业化”管理,自觉由“家业为主”向“村业为主”、从“看摊守业”到“干事创业”的转变。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不辱使命,积极发挥“领头羊”作用,带领群众有序开展农业生产,确保疫情防控、春耕生产两不误。
“星光村年轻干部少,有的也不愿意回来,多亏南江村支书异地任职政策出台,给村上注入新鲜活力。熊书记到村后,干部和村容村貌发生的变化老百姓都看在眼里,都说组织没有选错人!” 南江县沙河镇星光村党员程子干感慨的说。
沙河镇联盟村的熊爱平退伍后在沙河街道做蔬菜生意,乘南江异地交流任职的东风,主动报名通过层层考核后,担任了沙河镇星光村党支部书记。受疫情防控影响,部分群众无法外出务工,无固定收入来源,熊爱平积极鼓励群众在家发展种养殖业,并以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为载体,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同时,动员13户38名群众到村果蔬产业园内务工,划分安全格,分散开展蔬菜种植和果树管护,努力帮助解决群众收入问题,实现了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两不误。
“现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也是春耕生产的黄金时节,我们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无独有偶,公山镇跃进村人杨天兵担任公山镇五星村党支部书记后,面对疫情,提前谋划,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农户通过定人数、定区域、定职责、分小组作业发展茶叶产业,并通过电话、微信、村村响等多种方式“一对一”的教技术。连日来,全村新植茶叶580亩,管护茶叶900余亩。
“通过组织老百姓种茶叶,既避免了老百姓扎堆聚集,又有效的宣传了疫情防控知识,还解决了发展产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六社社长余德华说道。
(南江县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