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军民融合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工作统筹,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松劲,一手抓军民融合发展工作用足劲,两手抓、两手硬,努力完成疫情防控和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治担当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指示精神,及时成立办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室务会暨领导小组会议,动员全办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来抓,坚决服从党中央和省委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一是建立健全机制,构建防疫体系。制定下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就办公车辆管理、外来人员登记管理、重点区域消毒及垃圾清理、职工用餐防控等重点区域防控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及时建立抗击疫情应急值班制度,自上而下构建了严防死守的工作体制和落实体系。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坚定抗疫信心。面向机关及军工单位两个群体,通过微信、短信、温馨提示等方式,及时搭建平台发出倡议书,多层次、高密度发布权威信息,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广泛普及科学防护知识,针对性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干部职工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消除恐慌心理,壮大网上正能量,坚定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三是采取多种举措,做好联防联控。按照“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的要求,积极配合所在街道、社区,对办内人员进行地毯式、全覆盖排查,真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第一时间划拨63万元党费、6万元工会会费用于各军工单位抗击疫情,从资金支持、物资保障、信息传递、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开展职工工作;发挥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成果技术优势,采用高分卫星遥感图像数据与技术手段为疫情防控道路交通保障提供技术支持。
发挥军工优势,支持疫情防控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各地区各部门采取防控措施时,既要考虑本地区本领域防控需要,也要考虑对重点地区、对全国防控的影响”指示精神,引导各军工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助力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核工业416医院精心选派17名医护人员统一纳入四川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紧急生产15吨PTFE的医用聚四氟乙烯专用树脂满足12万件医用防护服所需;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24小时内完成了产品结构适应性改进、工艺验证、样品生产等工作,生产出了急需但又暂无法进口的红外线测温仪用热敏电阻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与深圳一家企业合作开展口罩设备研发和生产;成都光明光电有限责任公司紧急生产红外测温仪所需配套的红外硫系玻璃5万件;成都宏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紧急生产了价值50余万元共计8000多套瓷介电容器免费提供给用户用于生产红外线测温仪,后续预计将有数百万只交付用户;中核同辐(四川)辐射技术有限公司为四川省成都女子监狱提供1万只非医用口罩辐照消毒工作。四川军工单位为武汉疫区累计捐款达1000余万元。
推进复产复工,确保完成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其他地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指示精神,有序推动军工企业复工复产。结合我省军工行业承担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意义重大等特点,下发《关于采取坚决有力措施确保军工和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平稳运行》的紧急通知,并采取有力措施,从确保业务办理渠道畅通、及时掌握军工单位复工复产情况、大力协调解决物资短缺实际困难等方面着力,推动我省军工行业复工复产。办领导班子成员专门率队督查军工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引导企业坚决破除“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加快复工复产进程。据统计,截至2020年2月18日,全省纳入统计范围的重点军品科研生产单位中,已复工208家,复工率超过90%。其中全省65家央属军工单位复工率高,关键岗位人员到位率高,仅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复工人员就超过1万人。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多渠道筹措防护物资、多手段力保供应链畅通,努力提高复工复产率,充分保障了国家重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顺利进行。多家承担重点科研生产任务的单位表示,将采取多种措施抢抓科研生产进度,力争在今年上半年内把因疫情耽误的工期抢回来,全力以赴实现重点任务“不误点”目标。
(省委军民融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