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没有谁是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内江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防控要求,或坚守、或支援、或守望,为守护甜城积极贡献力量。
捐款捐物,小奉献凝聚大力量
市文广旅局:离休干部、91岁老党员张树梓来到局机关,缴纳特殊党费2000元,同时代其爱人叶启碧缴纳特殊党费2000元,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市市场监管局:发出捐款倡议,全体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同志积极响应。截止2月13日,全体干部职工共捐款52884元(离退休老同志捐款13800元)。 其中,通过机关工会统一向市红十字会捐款46706元,通过网络公益平台等渠道捐款1512元,向2个贫困村定向捐款4666元用于抗击疫情。
市妇联:募集资金近4000元,开展送爱心包、爱心菜、爱心课、爱心话到家的“四送到家”行动,为赴鄂医疗援助队员家属们采购爱心蔬菜和水果,表达妇联“娘家人”对援助武汉一线医务人员家庭的关爱。
异地内江商会:组织在外内江籍民营经济人士,积极为疫情防控募集捐款和物资。目前,成都内江商会累计为抗击疫情捐款70余万元、捐赠各类物资总价值约130余万元;昆明内江商会筹集捐款20余万元并定向捐赠昆明、内江两地;成都市企业创新商会捐赠医用口罩4000个、医用酒精200斤;广东隆昌商会向隆昌市认捐医用一次口罩3万个、医用手套1万双;云南隆昌商会认捐医用一次性口罩2.5万个、酒精0.5吨、80个扩音器;成都隆昌商会认捐口罩1万个、84消毒液1.6吨、酒精0.5吨;西藏隆昌商会认捐赠口罩6000个。
立足岗位,微行动保障大民生
市农科院:成立临时党支部,组织油菜、小麦科技工作者坚守在农业科研的最前沿。完成插花式扶贫村威远县高石镇童家村省级科技计划扶贫专项油菜制种的田间去杂22.3亩,开展农科院院本部油菜、小麦试验地田间管理,收集调查试验数据34组,在田家基地搭建油菜制种棚7.6亩、调查取得小麦区域试验组等数据15组。
市扶贫移民局:利用建档立卡APP、电话、微信、QQ等信息化手段,开展疫病防控期间扶贫对象心理疏导、防控知识宣传、家庭成员外出动向、信息数据核准核实等工作,切实做到每户帮扶对象情况精准掌握,对贫困户自身和村组干部均说不清的疑似问题,建立问题台账,等疫情结束后,再组织入户核查。
市人社局:各党支部及时组建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与政法、卫健及乡镇共同走村入户开展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农民工返乡情况,认真做好自愿出省务工和返岗农民工行前免费健康服务工作,积极采取恢复长途客运、开通专车包车、协调开通专列(厢)等方式,保障农民工出行交通需求,有序引导农民工安全返岗。
国统内江调查队:推行远程协同办公,提前部署与群众接触的调查工作,鼓励采用电话调查、网络采价等方式,积极收集数据,动态掌握调查对象现状,确保数据生产有序开展。与市农业局、发改委等数据生产相关部门通过微信、QQ等手段,会商评估疫情期间生猪生产供应形势、市场稳价保供等问题,做好预警预测。发挥调查队“轻骑兵”特点,组织开展疫情对城乡居民收入、农民工就业、企业生产复工等方面影响的约稿,形成调研分析报告3篇。
多方联动,多渠道开展大宣传
内江日报社:迅速成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抗“疫”采编一线、抗“疫”后勤保障服务两个临时党支部,组建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和职工突出队。坚持每天出报,开设疫情专栏,启动全媒体平台,对疫情情况、防控措施和动态、科普知识、典型人物事迹等内容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
市公安局:突出“最强民力”,以“伞状+警务网格”治安防控体系为抓手,依托“六进六边”“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加强宣传引导和社会管控,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利用LED显示屏、微信、微博等宣传矩阵,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引导。组织镇、村、社等基层干部、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等社会力量,加强基层走访宣传,主动上门开展排查登记工作,扣紧疫情防控链条。
市信访局:制发疫情防控宣传单300余份,教育引导村民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到不走亲访友、不拜年、不聚会。抓实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车辆的宣传引导和入户排查工作,共排查288户905人,建立了外来人员登记台账,落实了居家隔离观察措施,并及时制止纠正办宴席、搞聚会、打麻将、乱串门等形为。
(内江市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