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乐山市沙湾区防疫生产齐抓,切实加强“菜篮子”产品供应,围绕农产品生产发展、产销对接、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等环节,全面做好在田作物田间管理和生产技术指导,确保市场供应。
强化组织领导。一是组建工作专班。成立了区委、区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班,与区防控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密切配合,进一步强化了对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指挥调度。二是制定工作方案。紧扣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实际,聚焦重点、难点、薄弱点,进一步梳理成员单位职责,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对农村地区各项防疫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三是压实压紧工作责任。落实专人负责工作,实行数据日报制度,及时收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信息,同时压实镇(街道)和村“两委”责任,坚持农村和城镇防控一体部署、一体推进,确保了工作联络通畅、反应迅速、落实有力。
强化责任落实。围绕工作职责,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开展防控,坚决遏制疫情在农村地区蔓延势头。一是全方位摸排。对全区畜禽养殖场、屠宰场等生产经营主体进行重点排查,迅速摸清底数,切实做到心中有数。截至目前,出动人员240余人次,走访养殖户136户,排查生猪5万余头、家禽56.72万只,全区未发现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疑似病例。二是多形式宣传。充分发挥群众力量,通过QQ群、微信群及上门送教等形式,加强防控信息通报和面向农村农民的科普知识宣传,向养殖户、畜禽贩运户发布“一封信”“告知书”等宣传资料5000多份,广泛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三是立体化防疫。严格执行防疫制度,指导养殖户开展“大清洗、大消毒”行动,建立畜禽生产、销售、无害化处理台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调运、私屠滥宰行为,禁止交易活禽。规模养殖场、屠宰场实现每天不低于一次的全面消毒,消毒面积1.8万平方米,正着手建立活禽临时集中屠宰点。
强化部门联动。统筹专班成员单位,落实防控措施,压实防控责任,做好联防联控工作。一是营造浓厚的防控氛围。目前,累计印发宣传资料10万多份,悬挂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横幅500余幅,每天出动宣传车辆100余台次。村村通广播已全部开通。全区各级干部每天深入农村地区宣讲劝阻3800人次。二是发动村民自治管理。充分发动群众力量,建立镇、村、组、户四级联防机制,发动党员带头设置疫情防控检查点,对进出的人员、车辆,进行村民自治管控,对村民外出赶集、走亲访友进行提醒劝阻。目前,全区设立农村卡口48个,排查人员1432人,取消群体性聚餐136场,涉及2.1万人次。三是提高农村卫生医疗水平。区卫健局、区疾控中心加强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指导。全区13个乡镇卫生院195名医务人员、127名村医全部进行了专业培训并投入农村防疫一线。督促落实排查、隔离、转诊、救治等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四是加强农村市场监管。督促休闲农业、农村旅游经营主体落实防控责任,乡镇暂停赶集活动,防止人员聚集,对农村药店、超市全面开展了排查,摸清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及蔬菜、肉类等日常生活用品需求。目前,共暂停农家乐59家。五是严格重点人员管理。依托乡村网格化管理,对发热病人、来自疫区人员以及流动人员等重点人员实行台账式摸排,并要求需外出务工人员离开前接受健康检查。
强化生产稳定。千方百计抓好农业安全生产工作,全力做到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一是抓好餐桌保供。深入各乡镇,实地指导肉蛋、食用菌、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生产、调运,组织建立应急储备基地。目前,全区粮食种植面积14.3万亩,产量5.1万吨。储备蔬菜1000余吨、食用菌120吨,鸡蛋日产量15吨,生猪存栏5.9万头,市场供应充足稳定。二是抓好“舌尖安全”。以粮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农资市场为重点,深入开展了执法检查,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65人次,对全区82个农资经营网点进行全覆盖检查,检查农村集市、商超等销售主体150多家次。三是抓好春耕备耕。专题研究了疫情对春耕生产的影响,制定应对措施,下发《关于抓好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备耕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当前“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的紧急通知》。全区已调运化肥农药2950吨、水稻种2.7万公斤、玉米种4.8万公斤,确保大春备耕物资充足安全。
(乐山市沙湾区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