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抗击疫情 党员在行动>文章页

勠力同心 齐心抗疫
省人民医院党外知识分子在防控一线彰显合作初心

https://www.scjgdj.gov.cn/  (2020-02-17 11:58:15)    

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四川省人民医院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践行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舟共济的优良传统,他们用众志成城、同心抗疫的高尚情怀展现了新时代医护人员的使命与担当,用为国尽力、为民尽责的实际行动书写出人间大爱的美丽华章,彰显了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责任与风采。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队长、四川省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陈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陈康一直奋战在狙击疫情的最前沿,从1月24日起,他与同事们一直坚守在急诊急救一线,每天都奋战到凌晨才回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和省卫生健康委指令后,陈康来不及安顿好1月初因腰椎压缩性骨折一直卧病在床的老父亲,在24小时内紧急集结队伍、筹备物资、安排行程,昼夜急驰22个小时,于2月5日凌晨准时到达驻地武汉。他顾不上休息,放下行装,立即投入能容纳2000张床位的东西湖方舱医院筹建工作中,2月6日下午,东西湖方舱医院正式投入使用。由于陈康担任队长的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是全国第一批建设的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始建于2012年。先后曾参加过芦山地震、青海玉树地震、云南鲁甸地震、九寨沟地震救援,还曾代表中国政府参加尼泊尔国际救援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紧急任务,有着丰富的现场科学指挥调度经验。

2月10日深夜,接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全队整建制转移至新启用的汉阳方舱医院,陈康带领的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72名队员会同四川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将共同管理B1区救治1000名患者。370多名医护人员来自四川省11个地市州,50多家医疗机构,在短期内迅速合理分工,建立统一防控体系,保障医疗工作高效运转,陈康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成为队伍的“精神力量”,带领队伍克服困难,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陈康表示:“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来帮助湖北人民,也是回馈湖北人民曾经对我们四川人民的帮助。

九三学社社员、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四川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周雨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为呼吸专业的周雨田心急如焚,职业的使命感,让他第一时间就请战:“赴武汉,上最前线,到最需要我的岗位上!” 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周雨田作为四川省援助湖北的第一批医疗工作者出征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这也是距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医院。抵达武汉后的第一天,就面临医院拥挤不堪、医护筋疲力尽、院内交叉感染风险极大等现实难题,救治工作难以施展。周雨田主动请缨,接管了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呼吸病房的指导和管理工作,主动参与一线值班,他以丰富的临床经验,拼尽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在完成繁重的临床工作同时,周雨田还承担了培训病房下级医生的工作,指导他们熟练掌握经鼻高流量吸氧和无创呼吸机的使用。经过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截至2月13日,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呼吸科已有15名患者治愈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周雨田在武汉连续工作22天,将2020年的春节和元宵节都留给了武汉。他和他所在的医疗队,就像是黑夜中的灯、风雨中的伞,为当地群众点燃了希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四川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四川省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孙颖。 “我的硕士博士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就读,所学专业就是感染免疫。我的导师发布了新冠肺炎快速指南,我的兄弟姐妹都在武汉抗疫一线,我的妈妈是感染科教授,现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负责隔离病房管理。武汉培养了我,我义不容辞!”疫情发生后,孙颖第一时间写了请战书,请求去到那个她学医十年的城市——武汉。此次出征,对于孙颖而言更是一次传承、一次“接班”。孙颖的妈妈是一位感染科的医生,2003年,孙妈妈就是站在抗击非典的最前线,给孙颖心中种下了医者大爱的精神种子。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孙妈妈从大年三十起,就奋战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隔离病房。 听说女儿请战去前线,孙妈妈说了4个字:“这就对了!”整理行囊的时候,孙颖特意把17年前自己和爸爸去医院前线探望妈妈拍的照片带在身边。临行前,孙颖说:“我妈妈特别支持我去武汉,我想对妈妈说:小时候我骄傲,因为有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妈妈,我来接班了,您可以放心退休了。”

省政协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四川省委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四川省省委省直四川省人民医院总支主任委员、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刘玉萍。原计划在除夕夜赶回老家看望年迈父母和亲人的刘玉萍,在得到医院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第一时间致电家人:“我已报名参加医院疫情防控第一梯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作为感染科医生的我,只能前行,不能后退!”她向医院请战:“我要去武汉,就是留在四川我也必须上一线!” 刘玉萍临危受命,担任四川省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负责人。1月16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加强了发热门诊工作力量,从院内相关科室抽调医护人员,实行24小时不间断接诊,确保就诊患者得到及时诊治。刘玉萍组织人员连夜制定发热门诊操作与管理制度,为每位坐诊医生提供指导手册,她还主动承担岗前培训工作,亲自示范,短短三天时间培训医护人员280人,以专业知识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刘玉萍作为首批专家,参加了四川省人民医院“新冠肺炎网络免费咨询门诊”,在两天时间里,为100多名网络门诊咨询者答疑解惑,切实解决群众就诊需求。疫情发生以来,刘玉萍一直坚守岗位,三餐都在医院里解决,每天的休息时间也仅有四五个小时。刘玉萍说:抗击非典时,我连续几个月不回家,“白+黑”更是家常便饭。只要能战胜病毒,现在这点困难不算什么!”

中国农工民主党四川省委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四川省省委省直四川省人民医院总支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主任医师杨兴祥。作为四川省新冠肺炎防治专家组成员,感染科主任杨兴祥是全省最早投入抗疫一线的人员之一。1月20日,杨兴祥接到牵头筹建院内应急隔离病房的任务,在三天内将原本闲置的一座旧楼改造成符合要求的传染病应急隔离病房。从病房布局到流程设计,从建立制度到划分职责,从应急协调到组建团队,他件件参与、样样落实,确保了应急隔离病房按时顺利启用。 从医院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作为应急隔离病房的负责人,杨兴祥20多天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作为医院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他全天24小时对发热门诊的疑似病例排查提供技术支持。作为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他勇担使命,参加省内危重症患者会诊10余次,为及时响应下级医疗单位的会诊请求,不分昼夜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给与专业指导意见、参与患者救治工作。面对病毒,他对科室职工发出号令,“这个时候感染科不上,谁上?”杨兴祥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他带领的感染科团队成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重要力量。

省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四川省人民医院支部主任委员、四川省人民医院医务部部长、主任医师温尔刚。作为四川省人民医院医务部部长,温尔刚闻令而动,毅然扛起疫情防控重任,全力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他在全省率先推出“新冠肺炎5G远程免费诊疗平台”,为省内多地免费提供远程诊疗、教育培训和多学科会诊;用最快速度带领团队改造、扩建、优化发热门诊的布局和流程;组建院内专家组,在全院开展新冠肺炎院感防护、救治流程、标本采集与转运、医疗废物处理方案、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患者保护等重点工作培训。他多方沟通协调,最大限度利用资源,最快最广地为全省各地医疗机构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撑。 抗击疫情的战斗仍在继续,温尔刚深知任务重、时间紧,他坚守岗位,超强度工作,每天工作18小时以上,即使眼睛熬红、声音嘶哑、面容疲惫,始终冲在抗疫最前方。他带领医务部全体同志在战“疫”的阵线上勇往直前,激励着大家在危难时刻彰显管理先锋的情怀与本色。

无党派人士、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副主任、慈善办公室主任、主任医师周晨燕。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周晨燕想尽一切办法筹措物资。她多方奔走,协调物资捐赠,积极联系四川省慈善总会、成都市慈善总会、北京微爱公益基金会等单位。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募集了75%酒精、84消毒液、二氧化氯泡腾片、隔离衣、一次性医用橡胶检查手套、空气净化杀菌器、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等物资。积极争取四川省慈善总会向我院定向捐助现金,用于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的防护用品和后勤保障;积极争取爱德基金会和“饿了么”向我院医务工作者捐赠了2000份午餐。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已进入关键时期,面对这场特殊的战“疫”,四川省人民医院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行”,与党风雨同舟、同心同德、共克时艰,为打赢这场人民战争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