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达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帮扶合力,创新开设“我在村里挺好的”宣传专栏,提振基层党建“精气神”,拉近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真正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抓实抓细抓具体,为奋力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战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主要做法
强化党建引领,把牢核心主旋律。“我在村里挺好的”宣传专栏重点围绕广大驻村干部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夯实基层基础、改善村容村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农文旅融合、提升乡风文明等帮扶工作实效,广泛发动市、县两级选派到村参与定点帮扶的驻村干部,以及村(社)基层干部积极参与短视频拍摄,以基层一线的视角,更好地展示驻村干部风采、基层干部面貌、讲好定点帮扶故事,切实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凸显帮扶主题,记录帮扶实效。宣传专栏坚持以定点帮扶驻村干部为视频主角,群众反馈热点为拍摄线索,辅以专业团队进行支撑,强化同驻村干部日常沟通联系,明确专人提前收集各帮扶村可用于拍摄的特色主题,结合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撰写视频拍摄脚本,并邀请驻村干部对脚本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拍摄过程中充分体现驻村干部的主要作用,坚决确保内容更真实、更生动、更有趣、更丰富。
严格剪辑把关,确保视频质量。秉持“主题鲜明、立意正面、内容真实、情感真挚、可看性强”的原则,紧扣机关政治属性,对驻村干部、村社干部参与拍摄的短视频素材进行编辑后,“我在村里挺好的”宣传专栏栏目组按照“正向宣传引导”的原则对样片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坚决防止出现“低级红”“高级黑”等问题,确保宣传专栏短视频正能量充盈,示范带动效果好。
经验启示
宣传专栏自2023年10月启动以来,市级各部门(单位)积极响应,广大驻村干部踊跃参与,发布拍摄200余条视频,其中精品68条,视频既对外展示了乡村文化和特色农产品,又广泛宣传了帮扶工作经验、好做法以及先进人物事迹,极大地激发了各帮扶部门(单位)和广大驻村干部继续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干事激情,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性批示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突出了党建引领。通过记录、展示、宣传,突出了抓基层、强基础的鲜明导向,驻村干部党性修养进一步提高,纪律观念进一步强化,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带动了农村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赞、百姓跟着党员干”的生动局面。
体现了人文关怀。专栏的开设,让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切实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和支持,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获得感和认同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对驻村干部的心理疏导,引导他们真正做到沉下身心扎根农村,用心用力真情帮扶。
激发了帮扶动力。通过对驻村干部工作实绩进行宣传,激励了驻村干部在工作中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巩固了群众基础。通过常态化拍摄、立体化宣传,既让更多群众了解驻村干部的工作情况,对他们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干群距离进一步缩短、关系进一步拉近,群众对驻村干部的满意度和认可度越来越高;又让广大群众看到了家乡土地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乡村生活越过越红火,进而增强了对“和美乡村”的理解和认可,对乡村振兴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感受更加深刻和具体。
提升了帮扶单位和驻村干部形象。视频如实记录了各定点帮扶单位和驻村干部如何充分发挥行业资源优势、积极协调资金资源,落实发展特色产业、培养乡村人才、促进乡风文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帮扶措施,让帮扶单位和驻村干部的工作实绩可听、可看、可感,有效提升了帮扶单位的社会形象,有利于驻村干部更好成长成才。
实现了助农增收。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群众易接受等特点,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和特色农文旅产品,展示乡村美景和民风民俗,提高了帮扶村的网络曝光度和人气指数,吸引受众持续关注;同时,利用短视频展示和直播带货的形式,让帮扶村农特产品更好“走出去”,老百姓的口袋更鼓、幸福指数更高了。此外,以驻村干部为视角,记录并宣传村庄发展变化,有利于吸引项目落户、资金回流、人才下沉,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探索富民强村新路径。
达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