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郝勇)如何在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中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强化川渝工会深层次、高水平合作交流?5月14日下午,四川省总工会、重庆市总工会协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一次联席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经四川省总工会、重庆市总工会友好协商,双方签订了川渝工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协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川渝工会将在联合建立协作发展机制、联合开展建功立业活动、联合搭建维权服务平台、联合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联合拓宽信息交流渠道、联合促进工会干部素质提升等六大领域开展协同合作,为加快建设“两中心两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体现工会责任担当、贡献工会智慧力量。
川渝工会将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在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动员职工建功立业、维护服务职工上加强协同联动。
——在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上加强协同联动。双方将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共同加强与中央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联合推出更多反映川渝两地工会合作和职工群众交流互动的重要报道,引领川渝职工强化“一盘棋”思想、贯彻“一体化”理念。围绕学习共抓、平台共建、文化共享,构建全媒体时代川渝两地网上网下一体、主流媒体和工会宣传阵地联动的新机制,引领川渝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双城记”、建设“经济圈”。
——在动员职工建功立业上加强协同联动。双方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性、带动性、标志性重大项目、重大产业布局,联合开展具有时代特征、工会特色的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川渝地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合力打造具有国内、国际重要影响力的行业技能大赛品牌。
双方将围绕川渝两地职工技能提升,协力开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化年”行动,鼓励“天府工匠”“巴渝工匠”开展交流互访,建立完善互通互信互用的产业工人培养、评价、使用等机制,建立优势互补、协作融合的产业工人队伍培育机制,加强产业工人合作培养力度。
双方将围绕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我们希望共同打造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创效平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在维护服务职工上加强协同联动。双方将建立跨区域就业促进机制,联合开展川渝地区工会就业创业服务系列活动,做好川渝两地职工群众求职招聘、创新创业、跨域就业等各项就业服务工作,为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服务地区就业稳定发挥作用。
双方将深化川渝地区联动维权机制,以联合调查、案件共办、课题研究等形式开展省(城)际间联动维权交流合作,更好地维护两地职工合法权益。双方还将积极整合川渝两地工会相关资源,构建整体联动、无缝对接的农民工关爱服务机制,在农民工平安返乡、探望慰问、维权服务、留守关爱等方面展开广泛深入合作。
通过联动协作,未来双方将把“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率”和“增强成渝两地职工群众获得感”作为最终标准和行动依据,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措施,抓紧抓实抓细每一项重点工作,推动川渝工会合作取得实效、形成声势、形成影响。充分释放两地合作机制红利,充分激发两地职工干事创业激情,充分发挥两地工会资源优势,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川渝工会工作成效形成“1+1>2”的倍增效应。
根据协议,川渝工会将于近期联合开展的重点工作项目包括围绕川渝互联互通和出川出渝大通道铁路建设开展“建好双城经济圈,打造西部新高地”劳动竞赛;围绕川渝互联互通和出川出渝大通道公路水运建设开展“川渝共唱双城记 水陆互通促发展”劳动竞赛;举办川渝职工职业技能交流邀请赛。对竞赛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将择优申报四川省、重庆市的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和工人先锋号。
会上,重庆市劳动模范、巴渝大工匠刘源代表劳模工匠发出联盟倡议。
(四川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