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机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和政策研究能力,深入了解新经济前沿研究成果,着力推动机关党员干部转理念转方式转作风提能力,近日,成都市新经济委开办“新益求新”新经济大讲坛第一场活动,邀请到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邓玲教授围绕“场景营城的经济学思考”主题进行授课。
从2017年以来,成都高举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大旗,着力构建服务实体经济、智慧城市、双创平台提能升级等“七大应用场景”,开启了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潮流、积极谋划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征程。3月31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在2020成都新经济新场景新产品发布会上指出,成都将坚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秩序的重大要求,构建新场景、创造新产品,助力消费升级,释放市场需求,为有志于逆势进击的企业提供更多城市新机会,为万千市民提供更多美好生活新体验。邓玲教授提到,场景作为新经济落地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运营中的基本单元,发挥新经济应用场景在现代城市运营中的效用,有利于提升城市运营能力,推进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场景营城。
讲座中,邓玲教授从专业角度阐释了什么是场景营城,以电影理论知识为例介绍了场景及场景思维,再延伸到新经济场景及新经济应用场景要素及表达作了讲解,同时她谈到,场景营城就是通过新经济应用场景的空间重构,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由内而外地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提升城市功能的一系列活动。
成都在全国首创性提出“城市机会清单”,把城市机会清单作为应用场景供给的重要途径,将新经济应用场景与城市发展需求有效衔接。邓玲教授以成都现实出发,从建立城市机会清单发布机制、积极开展新经济应用场景建设、建立新产品新场景发布机制几个方面分析了成都场景营城的初步探索。
场景营城是一个从城市场景向场景城市迭代演化的过程,或者说场景营城是一个场景识别、场景收集、场景分析和聚类、场景应用和场景创造并推动城市功能优化升级,促进新经济快速发展的循环迭代的过程。邓玲教授谈到,实现场景营城,使场景与城市的生产生活有效融合,首先需要拥有足够数量的场景,各运营主体使用新经济场景的过程又将创造大量的新经济应用场景,这些场景又将被收集到场景集中丰富场景集,实现场景再生。场景营城的路径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需要从对现有城市功能的优化提升和由场景组合形成新的城市子系统两个方面展开。
最后,邓玲教授对开展场景营城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她提到,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场景营城的战略意义;二要推进试点示范,扎实开展场景营城试点工作;三要组建技术团队,多维提供场景营城技术服务;四要构建应用平台,完善场景营城的决策支撑体系;五要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场景营城的政策支持。同时她就场景营城的概念、场景营城和产品赋能的关系与在座干部职工作了交流讨论。邓玲教授总结谈到,场景营城是成都发展新经济的重大创新,场景营城也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将对疫后恢复经济、形成新动能、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起重要的作用,需要我们大胆谋划、科学设计、谨慎求证、积极实施。
成都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卢铁城对邓玲教授的讲座作了肯定点评,他提议干部职工都应加强对场景本身的内涵外延的认识,上升到城市层面的维度去思考新经济工作,按科学精神办事,努力促成成都“场景营城”的成功。
(成都市新经济委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