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以来四川盆地遭遇大范围长时间极端高温干旱灾害天气,全省启动三级抗旱应急响应,旱情波及20市(州),124县(市、区)。面对形势严峻的旱情应急厅减灾处党支部发挥“三个作用”,积极应对极端灾害天气。
一是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省三级抗旱应急响应启动以后,支部闻令而动,支部书记带头推迟休假,迅速召集所有休假人员立即归队,在关键时刻、特殊时期,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详细制定值班计划,保证一周七天全时24小时备勤,遇有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到岗在位。根据厅党委统一安排,选派2名党员骨干,分别前往绵阳、德阳、阿坝等地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暗访督导,紧盯重点区域、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指导各地扎实做好隐患排查治理,防范应对等工作。
二是发挥业务指导作用。依托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应急、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地震、林草等部门,通过定期与不定期开展会商研判,重点针对森林火灾、干旱灾害等灾种,系统分析全省自然灾害空间分布规律特征,根据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三个重要因素,划分四级自然灾害风险区,形成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研判成果。针对重点时段编制印发综合风险分析研判报告17份,提醒各地做好防范应对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是发挥长效机制作用。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认真分析总结今年来发生的平武“7·12”、北川“7·16”等山洪灾害,深刻吸取教训,结合此次持续高温干旱极端天气,积极对接省气象局,共同研究防范应对各类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制定印发《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四川省气象局关于强化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解决气象预警与应急响应联动工作衔接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完善省本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参会单位、会商流程、组织方式、成果运用等内容,切实提升会商研判质效。
(应急厅机关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