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检察院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市委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制定《雅安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履行检察职能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在此前开展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立足检察职能再添措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建强基层党组织,以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提供政治保证。一是加强政治学习。检察长、分管领导深入联系村上党课,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市党代会精神,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政策,凝聚思想共识。二是突出党建引领。推动建强村支“两委”、持续加强机关党组织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机关党员干警结对帮扶当地群众,夯实基础。三是突出率先垂范。2023年以来,检察长、分管领导先后20次深入联系村调研督导工作,积极协调帮助研究乡村振兴方向和办法,精准施策。新增一名驻村工作队员,加强驻村帮扶力量。
推进强村富民,壮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夯基固本。一是着眼长远强化产业帮扶。经多次协商洽谈,联系村与四川洪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投资253.78万元,建生态养鸭场,占地约10亩,市检察院从用地审批、经费来源、鸭舍建设等积极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并支持采购雏舍恒温器和消毒设施设备经费1万元。市检察院去年协调四川农业大学支持首批投入8千只鸭苗,实现销售收入22万余元,实现纯利润2万余元。今年携手市科技局、四川农业大学向养鸭场捐赠价值2万元的农华麻羽肉鸭鸭苗5000只,今年肉鸭出栏6批,出栏量为38300只,存栏2万余只。截至今年8月,销售额约130万,实现利润约12万元。二是培育乡村新“农”人。协调相关养殖技术人员向养殖场职工和当地村民讲授育雏、投喂、防疫等养殖技术经验。三是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去年以来,针对养鸭场便道及生产生活、外出通行道路仅3米,且未设置排水沟,存在安全隐患等,积极沟通协调相关部门解决道路改造资金50万元。
提升治理水平,发挥检察职能优势为乡村振兴助力。一是守护生态文明。发挥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履职,有效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去年以来,立案办理涉农公益诉讼597件。二是化解矛盾纠纷。借“枫桥经验”,深入田间地头、农舍院落,协助参与农村土地纠纷、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的化解工作。去年以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135件(次)。三是提供政策帮扶。认真落实《关于乡村振兴中实施国家司法救助的办法(试行)》,为防止因案致贫、因案返贫和低收入群体开展司法救助。同时,加强因犯罪侵害受到心理创伤救助人的心理疏导,重塑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去年以来,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06件,发放救助金104.9万元。
加强检察为民办实事,改善民生民计为乡村振兴凝聚人心。一是丰富文化生活。积极帮助组建舞蹈队,协调聘请雅安市“心连心”艺术团老师前往授课,提高村民的凝聚力。二是护航未成年人。市检察院每年深入宝峰彝族乡小学,开展法治宣讲。同时,每年开展“六·一慰问送温暖·浓浓关爱暖童心”活动,慰问留守儿童。三是开展以购代捐。积极开展消费帮扶,市检察院机关食堂实际以购代捐定向定购联系村农产品,提高群众农产品销售收入。
(雅安市委市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