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定点帮扶头条>文章页

成都海关探索冷水鱼养殖项目助力定点帮扶村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https://www.scjgdj.gov.cn/  (2024-08-29 14:09:11)    

成都海关定点帮扶凉山州金阳县丙底镇丙底洛村以来,始终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各项工作。2023年9月至今,成都海关驻村工作队认真落实省、州、县三级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要求,立足金阳县丙底镇丙底洛村资源禀赋,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冷水鱼养殖项目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把情况摸准,积极论证项目可行性

一是深考察,掌握一手数据。针对村境内山泉水资源丰富,水量较大的布洛河常年贯穿全境的自然条件,驻村工作队多次深入4000米高海拔的狮子山,收集嘎洛罗沟、古托洛、姑曲洛豁三条支流的数据指标。通过仪器对水质进行测试,水温、溶解氧、PH值等指标均符合冷水鱼养殖的基本条件。二是深研究,确定“靶向”选种。驻村工作队查阅大量国内冷水鱼养殖资料,远程咨询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家,结合丙底洛村自然资源、养殖技术成熟程度以及市场销售情况等多重因素,确定三倍体虹鳟(以下简称虹鳟)作为试点鱼种。三是深走访,反复推演论证。驻村工作队多次走访都江堰和大邑虹鳟鱼养殖场,协调鱼苗、饲料和设备采购等事项,学习考察养殖技术和市场销售情况,形成《丙底镇丙底洛村冷水鱼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分别报丙底镇政府和县政府办并获得认可和重视。

把工作做实,走好项目发展首步棋

一是统一思想齐抓共推。驻村工作队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的同时,面对项目启动资金短缺困难,主动发扬不等不靠精神,积极与村致富带头人联系做通思想工作,自筹资金购买修建鱼池所需设施设备、鱼苗、饲料、药品等物资,组织修建30立方米鱼池,为项目落地打好基础。二是防好风险分散养殖。为防止因水源不同造成对冷水鱼养殖的不确定因素,驻村工作队在三条支流中开展“鱼池+网箱”多点试养模式,分别投放2批次共400尾鱼苗开始试养工作,以观察不同海拔、不同地段、不同流量的水源对鱼苗存活和生长的影响,为确定最终养殖点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三是精心谋划科学试验。经过精心培育、科学养殖,试养阶段所有虹鳟鱼苗个体重量增长均达10倍以上,项目养殖可行性得到进一步验证,取得初步成效。凉山州军分区、金阳县政府办以及周边村委会等多次派员前来考察,学习交流经验。

把责任扛牢,制定项目发展规划图

一是把准方向,强化党建引领作用。驻村工作队以建强基层党组织为抓手,开展“感党恩为民办事、促发展志愿服务”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支部党员开展高山引水拉管扩建劳动,着力提升现有鱼池养殖能力,成功将网箱试养模式向集中化小规模鱼池养殖模式转换,并在7月将100余斤成鱼运往成都青石桥水产市场销售,首获2000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立足长远,及早谋划海外市场。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单位掌握进出口贸易信息优势,积极谋划高山冷水鱼出口业务,顺利完成金阳县首个“出口水产品原料养殖场备案”,主动对接出口企业,力争年内实现金阳县高山冷水鱼首次走出国门,在擦亮金阳品牌的同时,预计为集体经济增收2万余元。三是争取支持,夯实持续发展基础。驻村工作队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项目发展情况,并协调县农业农村局、水务局、林草局等多个部门,在高山冷水鱼项目审核、养殖用地、生态环评等多个方面进行沟通和评估,积极论证扩大养殖规模可行性,争取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冷水鱼养殖产业链,在弥补金阳县农林牧渔中渔业发展短板的同时,带动当地人口就业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

(成都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