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四川省气象局党组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聚焦5项目标任务、6个方面突出问题,坚持“紧、新、实、准、效”五字诀,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一、组织领导立足“紧”
在推进主题教育过程,充分发挥党组决策部署、主题教育办牵头抓总、巡回指导组联系指导、相关单位抓落实的作用,压紧压实责任,探索建立了“党组定期研究,主题教育办及时汇报,巡回指导组随时反馈,各单位周信息报告”工作机制,以及“三单”促“三化”工作闭环管理模式,着力提升主题教育工作质效。一是按月派发指导任务单,明确任务、责任和时限要求,实行清单化管理;二是分层级、分时段、分对象点位发送“提醒单”,及时提醒近期工作事项,让督导工作更具人性化、温馨化;三是定期提交报告单,形成“汇报常态化”。主题教育办向领导小组专题汇报工作5次、提交各类工作台账27个,向局党组书记和分管领导汇报16次,指导组书面反馈情况报告12个,汇编工作动态信息简报15期。
二、理论学习突出“新”
坚持理论学习内容新、形式新、感悟新。一是学习内容时时更新。及时印发学习材料汇编,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二是学习形式不断创新。建立了“党组班子示范学、领导干部带头学、青年干部争先学、普通党员跟进学”学习机制,做到示范引领、全面覆盖;改进党组中心组学习模式,增邀市(州)局主要负责同志、青年代表等列席中心组学习会,以点带面、以学促干;拓宽学习阵地,线上线下相结合,跨部门跨区域开展联学联建,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三是学习感悟日省日新。通过中心组研讨学、专家讲座辅导学、专题党课深入学,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及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认识和掌握,推动理论学习深化内化转化。
三、调查研究着力“实”
在开展调查研究中大兴务实之风。一是从实际出发定选题。围绕解决影响四川气象高质量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和短板弱项,确立党组及领导班子成员“1+6”调研选题。二是在推动工作中统筹开展调研。实行调研计划管理,结合汛期检查、安全生产检查等工作,适时组建工作组开展领题调研,避免扎堆调研、多头调研。三是在调研中坚持求真务实。听真话、察实情,把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调研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坚持一次调研、一并收集、分类整理、各自认领;坚持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视频交流相结合,提升调研质效。四是在解决问题中推进调研成果转化。建立调研情况定期反馈工作机制,召开调研交流会,梳理调研发现问题73个,立行立改18个,提出对策建议73条,形成调研报告34篇。
四、检视整改紧扣“准”
坚持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一是对照检视,找准问题。找准查实四川气象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7+17+1+2”个。二是精准施策,标本兼治。对照问题逐一剖析根源和差距,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24个主题教育清单问题、1个专项整治问题和2个干部队伍教育整顿问题全部销号整改。三是破立并举,建章立制。新建《四川省防雷和升放气球领域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四川省气象部门人才培养导师指导管理办法(试行)》《四川省气象局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预警服务对外叫应标准和规范》等制度,汇编制度24个。
五、推动发展锚定“效”
把推动发展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练兵场”。一是推动推进《纲要》落地落实。省政府和6个市(州)和11个县级政府出台了落实气象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省气象局与5个市(州)签订共推地方气象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以绵阳中小流域灾害防御气象保障能力建设申报高质量发展试点。二是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的站网工程、雷达工程、台站基础设施和西南区域人影能力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省级“防风险、补短板”工程进入批复立项阶段;加大科技攻关,研制分钟级公里级降水概率预报产品,建成省市县一体山洪地灾气象风险预警平台。三是聚焦主责主业建新功。主动对接需求,与10余个部门建立常态协调联动机制,实现省市县跨流域联防联控机制全覆盖。强化担当作为,出色完成了大运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蔡奇、国务委员谌贻琴的赞誉。全力做好防汛抗旱、乡村振兴、能源保供、交通保畅和川藏铁路建设等气象保障服务,获得上级领导批示30余次。
(四川省气象局机关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