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党建快讯头条>文章页

以学促干 司法厅以法律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

https://www.scjgdj.gov.cn/  (2023-07-20 08:54:22)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落实“重实践”要求,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匡正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不断提升法律服务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

聚焦发展目标,下好干事创业“一盘棋”

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持续推动成渝地区司法行政“法律服务共同体”建设。围绕川渝两地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深入交流,互促互进,联合重庆市司法局开展第二届川渝行政复议研讨活动,发布川渝行政复议四川省司法行政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简报典型案例,深入开展川渝两地首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考成绩复合、申请制证等工作。推动成渝两地民营(外来)企业合法权益保护,会同省工商联赴重庆市召开联席会议,就2023 年跨行政区域民营企业投诉纠纷办理、开展涉企服务联合调研等协作事项进行研讨。会同重庆市民营企业维权投诉中心赴泸州市开展跨行政区域民营企业投诉事项协调办理,联合重庆市司法局推行川渝地区 20 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发布《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指引》《天府中央法务区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及服务律师名录》。推动泸州市、重庆永川区、江津区司法局三地公共法律服务协作签约,实现三地在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公证、律师、司法鉴定等8 个方面全面合作,构建公共法律服务“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持续提升“一网通办”网办能力,推进“川渝通办”“省内通办”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联动协调对接,所有许可事项100%实现全程网办,做到群众“零跑路”。

坚持问题导向,形成真抓实干“一股劲”

在全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调研成果转化推动发展的务实举措,立足服务乡村振兴,着力解决“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解难题成效还不够,提供均衡的法律服务还有短板”等调研发现的问题。深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制定《四川省法律援助服务乡村振兴“十项举措”》《关于深入推进公证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的实施意见》,提出了13 项具体服务举措,已办理涉农法律援助案件 1665 件,提供涉农产业发展司法鉴定服务682件。深化法律援助对口帮扶,推荐10 名律师人才参加2023年“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持续巩固“无律师县”清零成果,推动工作落实落地。开展“两新联万村党建助振兴”巴中行活动,持续深化同心律师服务团、援藏律师服务团等志愿服务活动。抓实重大项目法律服务,起草《省重大项目专家库专家遴选和管理办法》《省重大项目研究委员会委员参与重大项目方案》,制定《四川省公证机构2023—2027 年新任公证员配备方案》,优化全省公证员区域配置。组建外来企业(外商)投诉处理咨询专家库。建立助企纾困政策优先审查机制,办理省委省政府涉及经济工作的合法性审查30 件,提出意见建议39条。积极助力大运会成功举办,遴选专业律师组成大运会涉外公益法律服务团,高质量抓好涉大运会合法性审查、维稳安保、法律服务支持等工作。

围绕人民满意,强化服务保障“一条心”

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积极开展“践行宗旨办实事”活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悉盼问题。持续围绕法律审查、行政执法、政务服务、法律援助等司法行政工作打造“十心工程”品牌。扎实推进法律援助“暖民心”工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推动省人大修订《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全省设立法律援助机构 208 个,占应建总数的 100%。开展特殊群体服务保障,已累计为 1.4 万名农民工、4700 余名妇女、4000 余名未成年人、1800 余名老年人、560 余名残疾人等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组建农民工法律服务律师团队 189 个,对“三农”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指派时限缩短 90%。制定《申请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承诺书》,在全省落实经济困难承诺制,减免证明文件,减轻群众负担。开展“百家司法鉴定机构千名党员鉴定人为民办实事”活动,依法减免受援人鉴定费用,提供延时服务、上门服务1100余场次,为民办实事 2300 余件,接受人民群众咨询1.8 万余人次。推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对非主要材料存在缺陷或瑕疵的法律援助申请实行“容缺办理”,做好“12348”法律服务热线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并轨运行”,提供7×24小时法律咨询服务。

(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