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眉山市东坡区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产业发展、立足群众期盼,探索形成城乡融合发展促乡村振兴的永丰路径,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永丰村“共享田园”一角
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抓住党建引领牛鼻子。一是建强组织夯基础。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区有关党组织与永丰村党委结成共建对子,指导增设5个党支部,确定40个党员中心户,构建“村党委—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基层党组织体系,聚焦粮食生产、农旅融合等重点领域,成立2个合作社产业党支部,发展6名产业带头人成为党员,8名党员成为致富带头人。二是创新模式增动能。鼓励基层党员领办家庭农场,通过盘活土地资源,探索城里人下乡当田主、原住民当农田管家“共享田园”新模式,既让城里人体验农耕文化、丰收喜悦,又让当地村民再增收益,构建起“农民—集体经济—市民”联系桥梁,为乡村振兴激发新动能。三是人才引育激活力。与四川大学等15个高校院所围绕水稻新品种引育、农旅发展等开展项目合作,24名农业相关专业教师学生长期扎根永丰稻田开展课题研究,创新“示范带动+导师帮带+田园比武”培育模式,开展水稻“一优两高”生产竞赛、“眉州论稻”论坛等活动,引导9名农民工和优秀青年返乡创业,带动孵化“土专家”“田秀才”13名,深入田间地头指导1500余人(次)。
游客在永丰村车行小环线上骑行
聚焦乡村产业发展,激活强村富民主引擎。一是科技赋能促粮食增产。深化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院所合作,共建“天府粮仓”研习院、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推进“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全面推广制种母本机播机插、无人机辅助授粉等先进技术,作业效率提高50%。2023年全村水稻亩均增至750公斤、最高达921公斤,粮食总产量同比增长7%。二是品牌建设促集体增收。持续打响“永丰”特色品牌,面向全国招聘乡村CEO,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建设集电商物流、研学体验、农家书吧等于一体的“丰收里”集体经济发展中心,线上依托电商平台开设“东坡永丰馆”,上架“永丰大米”等特色农产品,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三是农旅融合促村民致富。成立永丰商贸、永丰科技、永粮文旅3家公司和永强观光旅游、永丰供销2家专业合作社,发挥农田资源优势,打造农田步行观光道、车行小环线等旅游环线,布局观光休闲、农事体验新业态,带动200余名群众农时搞生产、农闲搞经营。2023年以来,接待游客超35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
永丰村开展庆丰收活动
立足群众生活期盼,打造和美永丰新图景。一是多彩活动聚民心。动员联建单位、社会组织、热心村民,组建永丰宣讲队、永乐文化队、永洁清扫队、永健优养队、永贤风俗队、永久安全队“六支队伍”,开办“永丰讲堂”,宣讲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永丰村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以及村民感恩奋进的永丰故事,根据村民需求设计活动主题,累计开展亲子运动会、歌舞比赛等群众活动200余场(次),服务2万余人(次)。二是建好平台惠民生。将三苏文化融入村养老服务中心、妇女儿童之家,集成供给孤寡老人上门照料、“苏娃快乐成长营”暑期陪伴等便民服务,打造“苏氏家风在永丰”自治品牌,组建永丰发展群众咨询团和监督团,定期召集乡贤达士、党员骨干等代表,围绕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开展议事协商,集体确定全村发展事宜20余个,实现村民事交给村民定、村民管。三是着眼生态优民居。实施“包组联户+一户一策”,集中攻坚“三大革命”,全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和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率均达100%。倡导绿色出行,开通至永丰村城乡公交班线,日均发车23班,改造升级村组道路35公里,美化亮化绿化入户道路6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55盏,搭配田园景观扮美乡村庭院、留住乡愁记忆,呈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
(眉山市东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