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东坡区聚焦党建引领作用发挥不强、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多元主体参与不足等重难点问题,坚持党建引领、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三邻”工作法,以打响东坡邻里品牌为抓手,积极探索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和东坡特色的城市善治之路。
党建引领,织密“邻里网”。充分发挥网格在组织架构中承上启下作用,通过做实网格“小细胞”,不断激发基层治理“大效能”。一是建强网格组织。以全区48个城市社区“一网运行”改革为契机,将支部建在网格上,推动网格员、居民小组长、网格党支部书记三员“一肩挑”,做实“街道、社区、网格、小区、楼栋”5级治理架构。二是统筹网格资源。聚焦全科网格建设,整合党建、民政、消防等10余张社区治理网格为“一张网”,科学统筹教体、团委等部门服务资源,按需向网格投放童伴计划等项目资源50余个,通过优化网格资源配置,不断提升服务效能。三是抓实网格治理。以“网格吹哨、部门报到”上下联动机制为载体,建立5级事件办理机制,汇聚在打通了40个区级部门、26个市级部门平台资源的区综治中心予以集中处置,做到群众难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推动群众满意率提升到98%以上。
重心下移,服务“邻距离”。将资源与服务纵深推进到群众“最后一米”,确保基层治理的“供”,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一是提供“差异化”精准服务。在老城区,新增养老服务点26个、医疗服务点32个、老旧小区停车位13362个,重点探索社区物业、片区物业模式,实现老旧小区从“无人管”向“兜底管”转变。在新城区,新增公立幼儿学位3510个、托育机构8家、普惠性托位660个、健身场所30个,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提供“亲邻化”便民服务。根据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群众需求等因素,财政投入固定资产1.73亿元、建设资金424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2085万元,建设规划布局金龙、水云间等“街区级—社区级—小区级”3级邻里中心26个,服务全区群众50余万人次。三是提供“智慧化”高效服务。将1430个政务服务事项纳入“苏心办”智慧政务系统,300余项业务实现24小时服务“不打烊”,建成“智慧社区”16个、“智慧平安小区”204个,区级层面实现视频监控资源联网运用,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安全感。
共建共享,拉近“邻里心”。坚持以党建联建推动资源整合、力量聚合,不断激发各类群体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一是党员带头作示范。建立“区级领导联社区、部门干部包小区、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落实区级领导“一对一”联系48个城市社区,4000余名“包保”干部、7032名在职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小区)报到,争当社情民意“信息员”、服务群众“志愿者”。二是五社联动聚合力。深入实施“五社联动”机制,探索建立6支社区慈善微基金,动员350余家社会组织、442名持证社工人才、9800余名志愿者,精准对接居民服务需求,构建多元联动治理格局,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三是群众当好主人翁。动员群众组建舞蹈队、棋牌队等趣缘队伍125支,在老旧小区成立自管委662个,通过居民议事厅、业主恳谈会、楼栋议事会等议事平台,有效解决停车难、高空抛物等群众身边难事2000余件,充分激发群众治理“主人翁”意识。
(眉山市东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