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市州快讯>文章页

泸州市委政研室: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泸州实践贡献政研力量

https://www.scjgdj.gov.cn/  (2024-01-08 09:51:1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巴风蜀韵、文脉深厚,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厚望如山。新年伊始,泸州市委政研室创新开展“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巴蜀文化”专题学习活动,坚定文化自信,助力推动泸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泸州实践贡献政研力量。

把握理论深度,以高度文化自信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市委政研室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的重要要求,全面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特别是巴蜀文化辉煌灿烂的发展历程,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促进高度的文化自觉。一是把牢个人自学这个“前提”。要求党员干部结合主题教育,制定个人自学计划,明确进度安排,坚持以个人自学开头、以个人自学贯穿、以个人自学带动,切实抓好“沉浸式”自学,做到“一个也不少、一个也不落”,确保个人自学取得实效。二是做实集中研讨这个“重点”。依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学习思享汇”活动,开展“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巴蜀文化”专题学习研讨活动,紧紧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内容开展交流研讨,在交流中凝聚文化共识。三是讲好专题党课这个“关键”。室班子成员结合主题教育规定动作,以文化自信为主题讲授党课,讲清楚中华民族古今文化的一脉相承,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融相通,讲清楚中外文化的辩证关系,推动让文化自信自强直抵人心。

把握内涵厚度,以高度文化自信绽放巴蜀文化新光彩

创新开展“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走进泸州市博物馆,全面了解泸州的历史变迁、商贸往来、酒业发展与文化传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先辈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的历程中汲取文化自信和奋进力量,推动巴蜀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一是不忘“来时路”,坚定“赤胆忠诚、笃信笃行”的信仰之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博物馆之行中汲取养分,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在传承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政治定力、把牢正确方向。二是不负“今朝景”,永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拼搏之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博物馆之行中汲取奋进之力,扎实历练全面深化改革、调查研究等方面基本功,锻造一支“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政研党员干部队伍。三是不怠“明日行”,扛起“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担当之责。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博物馆之行中汲取为民初心,以人民之心为心,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和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切实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

把握实践力度,以高度文化自信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以八个字深刻总结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品格,明确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新征程新担当新作为,市委政研室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许,切实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底气,挺膺担当,以政研改革实绩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泸州实践的万千气象。一方面,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聚焦泸州“建成独具酒城魅力的文化强市”政治任务,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以更大力度改革推进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致力于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以更实举措做好文化专项调研。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的“七个着力”,务实开展调查研究,精准把脉制约泸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为全市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献智献策。近期,市委政研室针对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规模不大、产能不高、理念滞后、品牌不响等问题,深入全市四县三区开展专题调研,努力为全市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创新性的意见建议。

(泸州市委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