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坚持以党建促进业务发展,以业务夯实党建载体,积极开展“党建+业务”融合探索,不断优化党建工作格局,促进服务效能再提升。
固根基、强筋骨,发挥党建引领功能,牢记服务为民初心。一是以主题教育助推业务工作提质增效。通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党组会、专题会等形式开展研讨,聚焦工作难点堵点开展调研,以中心发展实绩检视主题教育学习成效。二是以落实“三级五岗”责任为导向,对本单位“三级组织”和“五个岗位”党建工作主体责任进行明确,构筑中心上下大抓党建的联动体系和工作格局。三是以“三会一课”为重点,规范组织生活。落实年度工作计划、季度汇报党建工作、年末开展书记述职等制度,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定期开展结对共建,为基层办实事,确保组织生活有声有色。四是以四大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坚持“党建+业务”模式,全面抓好“一支部一品牌”建设、“五好”支部建设、“清廉公积金”建设、“智慧党建”建设等,扎实推进“一岗双责”落实和党建工作质量提升。
练内功、优服务,提升综合业务技能,增强服务为民本领。一是坚持党建培训与业务培训双同步。举办多期综合能力培训班,开展“清风金韵大讲堂”系列讲座,“党组书记晒党课”等活动,让党员干部通过集中学习交流,凝心铸魂、增强本领。二是开展“全国文明单位”创建。通过逐条逐项对照“国文”单位创建标准,主动查缺补漏,着力推进中心在内控制度、流程规范、单位文化、职工素质等全方位提升。三是开展专项技能竞赛。相继举办“第二届政务服务能力大比武”和政务服务标准化专题培训,对职工业务知识、服务技能等进行考核评价,用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要求,提升干部职工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助力全国文明单位创建。
强举措、促发展,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践行服务为民宗旨。一是在全省首创“贷款不见面审签”系统,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从贷款受理、审批、签约到发放全过程办理实现“不见面”,走在行业最前沿。截止11月底,“不见面”审签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1989笔,占全部贷款发放业务的63.51%。二是积极响应全市人才工作战略,创新出台“青春留德”政策。制定《德阳市住房公积金支持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青春留德”实施暂行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在德院校毕业生和德阳籍离校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实施缴存补贴支持。截至11底,已为810名在德院校毕业生办理“青春留德”信息登记,发放住房公积金首次缴存补贴16.16万元。三是发挥住房公积金保障功能,制定出台“商转公”政策。符合条件的缴存人可主动申请将现有商业贷款转换成住房公积金贷款,切实减轻缴存人购房还贷压力。目前已受理“商转公”业务389笔,贷款金额1.1亿元。
重实效、善作为,做实联建联谊工作,打造为民服务标杆。一是深度开展“德林”结对帮扶。与林芝公积金中心签订“结对子”帮扶协议,选派多批次业务骨干赴林芝公积金中心开展结对帮扶指导,共同促进林芝中心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双提升。二是助力唱好“双城记”。与成都公积金中心签署党建联动支部结对共建协议,建立成都——德阳交界区域公积金行业支部结对共建联动机制,加快推进成德公积金行业同城化。三是做实“双随机”“双报到”。定期前往天元街道东河社区开展“双随机”“双报到”,开展特色服务活动,精准对接社区群众需求,送政策信息下基层,增强党建统领网格共治力量。四是持续发出好声音。积极响应住建部开展“寻找最美公积金人”海选活动,引导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发现先进、争当先进、学习先进,在全市范围广泛宣传推介,扎实开展特色评选活动,展示一线职工奋斗风采,深刻诠释公积金为民服务良好形象。
(德阳市直机关工委 德阳市公积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