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共青团绵阳市游仙区委坚持党建带团建,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共青团发展优势,结合游仙区域发展实际,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在“机制保障、教育管理、激发活力、提升贡献度”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以带促建、以带促管、以带促进,着力推动全区共青团工作全面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凝聚青春动能。
党建带团建,在完善基础保障方面建机制。建立健全“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突出阵地建设、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考核重点,联合区委组织部出台《加强党建带团建十项措施》,明确团建工作与党建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将党的青年工作纳入党建工作部署和年度考核,党的青年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把党建带团建工作作为政治巡察监督的一项内容,力求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团建经费纳入党建经费预算,推动基层党、团组织阵地共建共享,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建设优化14个“青年之家”,实现镇(街)“青年之家”实体阵地全覆盖。不定期召开青年工作会,听取团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共青团的重大问题,不断为团组织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切实构建起全员大抓团建工作合力。
党建带团建,在青年教育管理方面出实招。党团教育同步开展。将团干部的培训纳入全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纳入年度培训,先后开展“奋进新时代”“致敬科学家”等线上线下主题团日活动20余场,组建“富乐星火”青年宣讲团,持续吸纳多名优秀青年进入宣讲团开展主题宣讲活动百余场,引导团员青年积极参与“青年大学习”,覆盖团员青年达10万人,切实增强了青年党员团员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联合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创新开展青年入职“首扣教育”,引入时下广受年轻人喜爱的“剧本杀”游戏形式,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30余名新入职年轻干部“沉浸式”体验被腐蚀、被围猎风险。组织10余名青年干部参与拍摄廉洁教育宣传片,打造系列释案说纪“廉续剧”,让青年干部筑牢纪律防线。相关活动被廉洁四川、四川日报等主流媒体持续报道。
党建带团建,在激发青年活力方面求突破。运用“党组织+团组织+青年之家+青年社团”打造青年“趣”生活。用好辖区院校人才集聚优势,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党、团组织建立“游青社彩营”枢纽型青年之家,组建科技文化、志愿服务等领域10个青年社团,打造游仙青年人才文化节等多个青年活动品牌。开展“汉服秀场”“音为游你”等青年活动30余场,服务青年人才5000余人次。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青年之家活动阵地,以青年社团活动形式,系紧青年“地缘、业缘、趣缘”三条纽带,发挥团组织在青年政治思想引领、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新兴产业业态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将党组织统筹协调优势和团组织密切联系青年优势有机结合,形成“行业(党)团委发布+团属组织认领+社会资源参与+多方共建共享”的服务青年工作新模式。服务在游青年人才上万人次,进一步实现团的组织网络、工作力量、服务项目在青年身边有形化、常态化、特色化。
党建带团建,在提升青年贡献度方面见实效。整合青年志愿服务资源,以党建带团建为引领,整合青年之家、童伴之家等现有阵地,推行“党支部+共青团+青年之家+青年志愿服务队”工作机制,构建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人员、项目、阵地、资源“四位一体”工作格局,实现全区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全覆盖。依托“志游侠”青年志愿服务品牌,深化校地合作,与西南科技大学、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校团委,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校团委、绵阳城市学院等6个高校院系建立合作关系,储备在绵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力量上千人,拓展志愿服务“朋友圈”。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我区开展“点单式”志愿服务,其中,正在持续开展的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反哺”智慧助老服务项目、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工程学院“情暖童心”项目获评区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组织30余名青年志愿者服务央视《江山如画》节目录制获各界好评。
(共青团绵阳市游仙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