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重于泰山!紧要关头,为坚决扛起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使命担当,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宜宾市直宣传文化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部署要求,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迅速激活应急状态,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中。
主动作为、奋力担当,汇聚强大精神力量
市直宣传文化系统主动作为,将宣传文化工作与战疫抗疫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努力做好疫情防控的“报道者”与科学抗疫的“助力者”。
做好疫情防控的“报道者”。宣传系统新闻战线在这场战疫中冲锋在前、奋战在先。宜宾广播电视台和宜宾日报社大批记者奔赴一线,开启全天候作战模式,不分昼夜疏通群众信息渠道,传递最新最快资讯,切实有效地帮助人们消除恐慌、缓解焦虑,在特殊时期发出主流媒体权威声音。截至目前,共刊播稿件350余条,全网传播量达1680万以上;发布微信稿件近100篇,全网总传播量达280万以上;利用全市14000个应急广播“村村响”开展疫情防控宣传,着力打造新媒体作品3个。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作为媒体人,更应该展现责任感和使命感......”赵杰是宜宾电视台全媒体一部常务副主任兼节目总监,从9月7日进入非常态疫情防控宣传报道以来,他靠前指挥,带领一支能吃苦能战斗的全媒体采编队伍,统筹策划推出的《你永远可以相信宜宾人》《宜宾有爱 疫去安来》《热点回应系列问答》《抗疫小百科系列短视频》《万家灯火 静盼黎明》等大量大小屏融合的新闻报道产品,把宜宾市权威有效的疫情防控政策解读、抗疫一线的暖心故事、多措并举的防疫措施、极具贴近性的防疫服务资讯进行全网传播,为营造全民一心、团结抗疫的浓厚社会氛围做出了积极努力。
科学抗疫的“助力者”。为积极助力城市疫情治理,宜宾文传巴蜀数字科技集团紧急研发数字防疫产品,以龙城社区为试点,开通社区居民紧急救援诉求系统,为孕妇生产、癫痫治疗、癌症化疗、心脏瓣膜置换等紧急就医情况打通群众诉求直达通道。系统上线1个小时,累计收到社区居民紧急诉求100余条。研发核酸检测信息化系统,解决未做核酸人员信息收集难、统计难的问题;推出红黄码报备系统,畅通应急红黄码居民与社区、医院的沟通渠道,大大提高了消息通知和数据统计效率,有效提升了社区处置效率。
发挥优势、文化助力,传递社会温暖正能量
市委宣传部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文艺名家以及各类文艺骨干积极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诗歌、散文、歌曲、短视频等作品,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发布,用文艺力量驰援抗疫。据不完全统计,一周左右时间,创作文学作品220篇/首,摄影作品500幅,美术作品40幅,音乐(歌词、歌谱)作品5首/篇,书法作品50幅,视频作品4个。
全市公共图书馆坚持“馆舍封闭,服务不停”的原则,纷纷举行形式各样的线上阅读活动,倡导市民朋友在居家期间与书为伴,感受阅读带来的温暖与力量。市图书馆通过微信、网站、小程序等数字阅读平台,推出了“有声图书馆”“少儿多媒体图书馆”“新东方考试资源库”等音、视频资源。市文化馆、市酒都艺术研究院利用“宜宾文旅”抖音、视频号等平台,推出线上艺术课堂和精品文艺作品展播,让大家“宅”在家就可以学习川剧、杂技、舞蹈等技艺,观看《雾中灯塔》《东方有竹》等宜宾本土文艺作品。市博物馆推出“360度全景式云观展”“宅家抗疫文物模仿秀”等活动,极大丰富了市民抗疫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
(宜宾市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