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昌县直机关工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机关党建工作机制,推进党建工作落细落实。
一、构筑党建工作体系,盘活党建“一盘棋”。县委扛鼎担责,完善工作格局。县委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每季度召开1次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加强对全县党建工作的统筹规划;各部门相应成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各部门党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纪委书记或其他党组(党委)成员任副组长,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办公室、干部人事部门等有党建工作职责的部门为主要成员单位,在部门党组(党委)领导下共同研究谋划机关党建工作,从源头上理顺党建工作机制、整合党建工作资源、集中党建工作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机关党建工作格局。强化制度保障,率先示范带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出台《机关部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进一步明确部门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县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专题听取1次机关党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审议机关党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委书记、县委分管领导坚持常态调研机关党建工作,其它领导同志全员参加所在机关支部党建活动,抓实分管联系领域党建工作,形成县委领导重视、以上率下、示范带动的良好态势。压实工作责任,主动担当作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构建“党组(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党支部书记主体负责、专职党务干部具体负责”的四级责任体系,全面推行党建责任、重点任务项目、工作考评、问题反馈的“四张清单”管理模式,不断完善承诺、述职、评议、考核、问责的“五位一体”工作体系,把管党治党责任一级一级压紧压实、压力一层一层传导到位。
二、推行“三个三”教育培训模式,锻造党务干部队伍。突出“三个注重”做好培训。注重培训师资力量。为保证教育培训的实效性、科学性,借助县内外资源,从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纪委监委机关等部门协调选调政策理论和业务功底较强的科级领导干部,邀请县外相关专家教授,组成授课师资团队。注重调训关键少数。抓住机关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少数”,聚焦县直工委71家直属党组织党务干部重点,明确新任直属党组织书记原则上参训,并兼顾对其他直属党组织书记的培训指导,2021年共计调训学员241名,其中党组织书记(副书记)29名,体现了教育培训抓关键、对象准、重指导的特性。注重课程内容设计。开班前组织重温入党誓词,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务干部教育培训首要任务,采取辅导讲座、现场观摩等方式,组织学员学理论、学政策、学业务,强化学员的政治教育、政治训练和党性锤炼,提升学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遵循“三项原则”训有所依。制定年度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分层分类分级,对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进行示范培训,遵循共性原则为干部“订餐”,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教育培训工作始终,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等内容作为“必修课”;遵循个性原则让干部“点餐”,按照“学什么干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训前问卷调查,了解干部想学什么、要学什么,根据调查汇总,梳理出培训内容,分层、分类、分级按需施教;遵循需求原则为干部“配餐”,紧密结合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围绕思想政治建设、党纪党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旅游发展,提升素质能力培训,增强工作技能,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打造一支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三个结合”学有所获。坚持党性教育与能力提升相结合,开设基本理论、党性修养、实践能力培养、心理辅导、政策解读、改革创新、红色文化传承、革命老区振兴八大板块授课内容,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建立党员“微课堂”,打造“指尖上的学习阵地”;坚持本土特色和视野拓展相结合,依托“三大栏目”“三大讲堂”“三大基地”等地方资源禀赋,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开展实践教学30余期,有计划地组织参训干部外出参观学习,增长见识、启迪思路、开阔视野,提高培训质量;坚持培训结果与甄别了解相结合,以学员为本,抓教学点评、学员测评和工作考评,积极推行“边教边学、当堂点评、结业测评”的教学模式,实施“123”教学管理法,即1份教学计划、2本册子(考勤册、学员册)、3张表格(日程安排表、培训登记表、意见反馈表),建立干部培训档案,一人一档,培训结束时进行现场测试,并将考试、考勤、考核结果通报原单位,作为评先选优重要依据之一。
三、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提高机关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纵深推进党建标准化建设。采取“2+1”模式,促进机关党建工作目标明确化、工作内容具体化、组织生活标准化、组织程序流程化。下发《党支部工作手册》《党建工作指导工作手册》2本手册,从内容、程序、方式对党支部按期换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发展、缴纳党费明确时间要求、参加范围、准备工作、程序步骤等予以规范。组织现场观摩学习会,举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现场观摩,采取重点讲解、现场模拟、交流座谈,对活动开展程序进行直观演示,利用“党建+网络”制作微视频、编制PPT,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再学习、再提升、再规范。通过抓点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让党内组织生活更加规范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建立定时间、定主题、定议程、活动纪实的“三定一纪实”机制,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党支部“三会一课”、带头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带头讲党课。同步运用宣传平台“中共平昌县直机关公众号”“工委简讯”予以报道。县委书记带头示范,县委常委立即跟进,通过树立标杆、点亮支部、唤醒党员,推动党组(委)书记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规范使用《党支部工作手册》,严格“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的考勤和请销假制度,把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缴纳党费等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督促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讲(专题)党课800余场次。建强基层组织堡垒。推行机关党建“ABC”分类管理法,根据班子运行情况逐一分析研判,确定“ABC”三类党组织,对C类党组织采取领导挂联指导、部门结对帮扶、结对跟进实训,按照“A类党组织上水平、B类党组织上台阶、C类党组织换面貌”的工作思路,通过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着力促进党组织晋位升级,8个机关党组织晋位升级。全面落实巴中市“党支部工作法”,按时完成85个党组织换届调整,成功完成149名县直机关出席县第十四次党代表选举工作。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63人,发展党员161名,预备党员转正101名。
四、建立督查考核机制,推动党建常态长效。细化方案清单,突出督导全面性。年初制定《县直机关党建督导实施方案》,明确督导内容、督导办法、督导方式,根据方案制定督查清单,重点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党建工作部署、党员教育培训、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建设、运行保障、服务中心工作、档案痕迹管理等9个方面大项58个小项进行督查,对督查内容实行“清单式”管理,防止督查内容“一把抓”,切实把清单作为开展党建督查的“指挥棒”和“施工图”。创新方式方法,增强考核操作性。坚持定期自查问缺、随机抽查问实、季度巡查问效、年度考核问责,每月一指导一督查、每一季度一巡查一通报、每年一述职一考核。定期自查问缺,明确基层党(工)委和党组督导责任,定期对所属党支部开展自查,查漏补缺,整改提升。随机抽查问实,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现场的“四不”督查方式,对阶段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季度巡查问效,协同县委组织部每季度成立督查组,在季度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的基础上,全方位督导巡查工作进展情况,做到督查单位不重复、督查人员不重复。年度考查问责,结合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考核评议,以及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对基层党(工)委、党组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同步进行督查。强化结果运用,注重督导考评实效性。着力发挥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明确将党建考核结果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评先评优、绩效考核、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真正做到“干好干坏不一样”。党建考核结果为“好”的,党员干部年度考核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对考核结果为“一般”“差”的党组织书记,进行约谈、限期整改,情况严重的进行问责。过程突出连贯性,坚持日常考核、季度考核、年终考核相结合,按照20%、30%、50%的比例计算综合成绩,以书面形式进行通报。结果突出精准性,考核结果设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排名前10%的县直部门(单位)党组评定为“优秀”等次;排名最后10%的评定为“一般”等次;对受到省委、市委、县委通报批评的实行“一票否决”。运用突出实效性,考核为“优秀”等次的基层党(工)委和党组在全县通报表彰,考核为“一般”等次的,由县委组织部提醒谈话,核为“较差”等次的,取消年度“评先选优”资格,并由县纪委和县委组织部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或诫勉。注重抓常抓长,及时总结各部门述职评议考核好做法好经验,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督查指导,不断提升机关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机关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巴中市平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