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纪委监委准确把握“抓纪检监察工作就是抓党的建设”这一应有之义,坚持以党建引领抓党员队伍建设,三年来提拔晋级交流人均2.9次,41人获记三等功,1人获记二等功,1人获记一等功,1人获中纪委表彰,高素质队伍带动纪检监察工作发生了格局性变化,2023年德阳纪检工作考核跃升至全省第一。
着眼全局抓谋划,以系统思维排兵布阵。一是紧扣事业需要选贤任能。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监督执纪执法的专业化能力作为考察重点,把干部的忠诚度、纯洁度、公认度作为底线要求,建立“监督、审调、审理、综合”四大功能结构模型,有针对性地做好干部培养和选调工作。二是紧扣队伍实际挖潜激活。鲜明提出“关心60后、用好70后、压担80后、培养90后、吸引00后”用人思路,用活职务与职级并行政策,破除论资排辈,大力启用优秀年轻党员干部,机关中层岗位、支部班子“85后”超过一半。三是紧扣形势变化改革创新。整合贯通机关综合板块资源,实行机关党委与组织部、机关纪委与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交叉任职,形成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工作合力。创新建立巡察临时党支部与被巡单位机关支部共建,以及派驻干部同步参加驻在单位党组织生活和市纪委监委机关重要学习教育活动等机制,以党建引领推动业务融通。
着眼长远抓培养,以战略思维补短锻长。一是政治训练“铸魂”。突出政治标准培养年轻干部,针对新入职干部,通过领学“第一议题”、承办主题党日、参加政治巡察等形式,开展为期一年的政治训练,引导和帮助年轻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能力。二是实战培训“练兵”。建立“上挂、下派、中带”全方位培养计划,定期派员到中省纪委跟岗学习,下派乡村振兴帮扶地锻炼,举办“青廉说”沙龙活动,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实施“青蓝工程”,通过业务骨干带“新人”、支部委员带青年党员,缩短年轻党员干部成长周期。三是信息支撑“赋能”。发挥年轻党员干部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等优势,建立“智慧审理”、电子证据实验室、“八方来”问题线索检索平台等数字纪检矩阵,基本建成“信息化大楼”,大力提升党员干部数字素养。
着眼风控抓监管,以底线思维立规明矩。一是“三张清单”立规矩。行为上提出“十条禁令”、“八个务必”等禁言禁行清单,风险上分类梳理风险防控清单,责任上制定系统内“两个责任”清单,既为党员干部立明规矩,又为机关纪委、支部纪检委员履行职责提供抓手。二是“三大机制”管权力。制定“先查否后查实”案件复盘检视、“第一种形态”处置问题线索前置把关和移前监督谈话三项机制,变“事后问责”为“过程监管”,有效防止办人情案、量纪畸轻畸重等问题。三是“两头发力”促担当。建立“三必谈、三必访”日常谈话和半年调研谈话制度,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情况分析,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健全完善从严教育监督管理“1+10”制度体系,常态化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坚决防止“灯下黑”,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德阳市纪委监委、德阳市委市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