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达州市大竹县委组织部按照“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总要求,把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作为重要抓手,聚焦“五个坚持”,着力建设一个忠诚可靠、担当有为、热情周到、激情阳光、清风正气的模范机关,引领组工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坚持政治建部,建设忠诚可靠的政治机关。牢牢把握组织部门政治机关的鲜明本色,在政治建设第一方阵上走在前、作表率。抓实理论武装。实施“思想铸魂”行动,建立健全“五学联动”机制,近两年开展部务会领学54次、机关党委督学20次、党支部带学33次、学习小组研学245次,引导党员干部常态化开展自学,推动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落实“第一议题”。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常学常新的第一堂课和“必修课”,近两年部务会累计开展“第一议题”学习60余项内容。做实机关党建。充分发挥部机关3个党支部和驻渝离退休党委的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制度,部领导班子成员认真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
坚持业务强部,建设担当有为的表率机关。聚焦干部队伍、组织体系和人才培育主责主业,笃定实干、奋发作为。建强干部队伍。深入实施年轻干部“红色薪火”工程和“一线成长计划”,把“五件关键大事”项目现场、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作为培优干部的“主战场”;实施乡镇班子成员与部门优秀年轻干部“双向互派”机制,畅通上下“双渠道”,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干部。夯实基层基础。实施“竹乡党建·坚若磐石”三年提质工程,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全面创优;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强村培优·弱村提升”行动,今年至少培育1个收入突破100万元的示范村,“一村一策”全面消除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全力育才聚才。深入实施“人才创新平台建设增量提质计划”,力争今年建成国省级科创平台4个;积极推进与四川文理学院共建产教融合实训示范基地,与成都纺专、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合作;精准对接企业改革创新需要,探索“政招企用”引才模式。
坚持作风立部,建设热情周到的服务机关。把深化机关作风建设作为提升机关效能建设的重要抓手,精准发力、提高效率。工作制度有力。狠抓“2+4”制度落实,施行县委领导交办事项督办、日行程通报、周工作计划报告、月重点工作调度制度“四大抓手”有力推动工作落实到位。待人接物给力。落实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一份耐心倾听、一脸诚意服务、一声慢走相送“六个一”服务标准,切实让来访党员群众感受到组织“温暖”。后勤保障得力。坚持“提早谋划+总结复盘”工作思路,精准化科学化提高接待质量,保证“重大接待不慌张、日常接待不随意”;探索建立机关共享服务角,建立机关干部个人服务需求报告反馈制度,第一时间传递组织关怀。
坚持和谐兴部,建设激情阳光的活力机关。组工活力是组织部门的“精气神”,注重实践增才干、活动添活力,全力打造活力组工、“温暖之家”。举办组工大讲堂。持续开展好“头雁提能”大讲堂之组工分讲堂,在讲评结合、互动交流中提升 “提笔能写、开口能讲、问策能对、遇事能办”能力。目前,已开展组工分讲堂5期,培训组工干部300余人次。开展环境治理行动。常态化推进“城乡融合环境治理提升行动”,组建“组工干部志愿服务队”,细化责任,划分区域,明确工作要求,实行“5+2”人员配备,建立常态长效联席会议机制。目前,已参加志愿服务活动3000余人次。开展群众性活动。依托“妇女节”“建党节”“建军节”等重要纪念日为节点,立足机关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节日活动,全方位锻造信仰如钢铁般坚定、品质如清竹般高洁、工作如工匠般精细的组工队伍。
坚持从严治部,建设清风正气的廉洁机关。组织部门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建好“三个之家”必须自身过硬,才能站得正、干得好。以阵地建设“固”廉。完善修订《部机关内部管理制度汇编》,对党风廉政建设等11项内容进一步优化规范;精心打造融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文化墙,营造浓厚“组工之家”廉洁氛围。以警示教育“立”廉。常态化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建立“逢会必讲、节前必讲”工作机制,召开警示教育会议,组织收看《路》等警示教育片,教育引导组工干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严守底线不越红线。以干部教育培训“养”廉。把党章党规党纪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纳入党员干部培训重要内容,举办科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基层党员骨干培训班等,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达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