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构建和谐民族关系,金口河区法院立足审判实际,“三力”齐发,为彝区社会治理提供有力司法保障服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建立联动机制,聚拢法治向心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充分发挥多方联动调解工作优势,与2个彝族乡分别建立诉讼服务与非诉解纷组织合作机制,形成矛盾多元调解合力。成立“石榴籽调解室”,邀请3名德高望重的彝族“德古”加入,壮大矛盾多元调解力量,2023年以来成功调解涉彝纠纷18件,为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金口河、法治金口河贡献了力量。
二是创新宣传方式,挖掘法治驱动力。成立金河人民法庭“转转花”普法宣传队,在重大节日、重要时间节点,针对彝族群众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组织“法治讲堂”等活动6次。开展“法治进校园”、“小绿芽,法润同星”、“巾帼护成长”等系列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20余场,多方位增强普法辐射度,引导彝族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在微信公众号开设“普法小课堂”专栏,发布普法视频5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法治故事,传播法治思想。
三是配齐配强队伍,筑牢法治保障力。建立彝汉双语司法服务工作机制,聘任彝族群众担任人民陪审员、彝语翻译,充分满足彝区群众诉讼需求。配齐配强少数民族干警。用好“法答网”“案例库”等审判业务学习平台,全面提升干警专业能力。打造“干警小课堂”、“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平台,开展彝汉双语、民族法律法规等专题培训5次,干警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储备得到全面提升。
(乐山市金口河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