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攀枝花市公安局始终将青年民警职业发展作为一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依托“公安夜话”平台,创新开展薪火相传之“周三夜话”活动,着力构建青年民警成长成才赛道。
以学促干,在课程安排上精准发力。一是强化党性培养。始终将青年民警政治建设置于首位,开展“七一”专题党课、三线建设精神等党史教育培训,让青年民警明晰学党史、知党性的重要性,筑牢队伍思想根基,真正把“两个维护”贯彻到各项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履行对党绝对忠诚。二是着力业务提升。依托“周三夜话”活动开展新时代公安机关信息化工作、法律政策运用、应急救护、重大风险防控、矛盾纠纷化解等专题培训,拓宽青年民警认知边界;结合实际挖掘青年民警在视频研判、侦查审讯等方面潜力,助力提升实战水平。三是增强团队协作。组织开展团队协作解难题主题活动,引导青年民警站在团队的角度思考问题,相互支持配合、筑牢团队理念,促使青年民警“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姿态,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安全。
严管厚爱,在队伍管理上创新思维。一是用“严”养作风。持续关注青年民警问题“小苗头”,坚持抓早抓小、关口前移,及时“咬耳扯袖”,确保青年民警知纪明纪、认识错误、及时整改。严格落实“禁酒令”等相关纪律规定,不断加强“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坚决防范“枪车酒赌毒密网”等易发多发问题,时时提醒青年民警慎独慎微,避免行差踏错。二是用“管”强执行。搭建包括“分管队建局领导—政工—监察”“班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学员”在内的“两层、六级”管理框架,层层压实责任,做好青年民警管理;出台相关公安夜话纪律考核规范,强化课程督导,及时形成通报并与全员考核挂钩,引导青年民警树立纪律观念。三是用“暖”激活力。每逢节假日、生日等时间节点,“周三夜话”班级成员共同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营造浓厚氛围。定期邀请心理老师通过普及心理知识、开展心理解压游戏等促使青年民警学会管理情绪、舒缓自身压力,培养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张弛有度的爱警暖警活动,提升青年民警归属感、幸福感。
辐射牵引,在梯次培养上落到实处。一是带动提升青年干部。党委高度重视后备干部梯次储备,在“周三夜话”成员中,坚持“赛场选马”、竞争式选拔,切实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充分考虑岗位需要和干部自身特点,优选经验丰富、业务突出的骨干民警担任警师,轮岗担任“周三夜话”活动主持人,不断提升青年干部组织协调能力,为党委用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二是着力培养青年骨干。建立青年民警特色培养清单,开展“做好人、当好警察”专题培训,通过选拔工作能力突出、个人作风严谨、思想品德高尚的老民警与青年民警“一对一”结成师徒,传授业务知识和实战经验;定期组织“师徒结对座谈会”,听老民警讲述从警故事、传授工作经验,为青年民警解疑答惑。三是吸引外力助推公安工作。邀请攀枝花学院、中国建设银行、攀钢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企业为学员授课,同步将攀枝花学院15名实习生吸纳至“周三夜话”活动中,促进警校共育、警银联动、警企合作,通力构建“党建红+公安蓝”品牌,推动反诈、法制、禁毒等宣传视频制作。联合开展“我爱我”飞盘比赛、“626”禁毒宣传文艺汇演等活动,目前已联合拍摄各类宣传视频20余部,开展团建活动5次,有效借助外力助推公安工作。
(攀枝花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