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紧紧围绕“拼经济、搞建设”鲜明导向,以“五好模范机关”和“五强党支部”建设为重要抓手,紧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所急、所需,切实解决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党建,压紧压实责任。创建对口帮联机制。建立“委领导领包+党员骨干分包”工作机制,委内党员领导干部对口联系市内重点企业,主动带头深入一线开展调研,问需于企、问计于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行创优争先模式。坚持党建领航,开展“支部争星、党员争先”行动,通过建立“一个党支部一个重点领域”“一个党小组一项中心任务”的融合推进工作机制,不断激发党员干部比学赶超意识。打造亲清党建品牌。立足“发展敢争第一,改革勇创唯一”目标,创建“亲”服务、“清”关系党建工作品牌,聚焦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实施普及信用修复政策、提供信用体检服务、开展个性化修复指导、跟踪监测失信信息、落实联合奖惩应用的信用修复“五大实招”工作法,不断提升“党建+业务”工作效能。
转作风,提振队伍士气。全力提升学习本领。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采取班子领学、集体共学、交流互学、专题讲学、个人自学“五步法”,委领导带头讲谋划思路、党员骨干讲重点业务、青年干部交流学习心得,搭建起互动交流平台,2023年组织集体学习31次。全位搭建实景课堂。组织党员干部到“先进模范机关”学习经验做法,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党章党规、公文写作等培训11期,开展科室长擂台比武练兵,围绕业务政策、制度程序等方面真练真比,倒逼党支部查找短板,从基础工作、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等方面建立整改台账,促进提升。全域开展作风整顿。认真贯彻市委“六个导向”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委内干部作风大整顿大改进,聚焦项目申报、资金管理、安全生产等关键岗位关键环节,认真梳理廉政风险点,将支部活动开展与党员量化考核标准相结合,鼓励党员亮承诺、比作为,有效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优服务,释放发展效能。坚持党建业务同频共振。扎实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良性互动,不断提高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形成互带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新发展格局,今年与纳溪百梯社区、古蔺东山村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召开座谈会、上党课、支部工作交流、争先创优等结对共建活动8场次。提升项目服务优质高效。根据企业所需所困,建立提前对接问需“介入式服务”、全程协调帮助“菜单式服务”、科室协同作战“联动式服务”、依法简约审批流程“规范式服务”、对业务进行跟踪评价“管家式服务”的“五类服务”机制,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投资运行和重点项目推进多次进入全省“红榜”。聚焦考核管理从严从实。印发《机关党支部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将党的建设、重点业务、招商引资、综合工作等方面工作纳入考核内容,实行“清单制”管理模式,采取“周小结、月汇报、季通报、年考评”方式强化跟踪问效,定期调度通报进展情况,提高工作效能。
(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