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基层组织>文章页

绵阳市安州区司法局“12345”党建工作法引领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https://www.scjgdj.gov.cn/  (2023-12-15 15:01:45)    

近年来,绵阳市安州区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立足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创新“12345”工作法,不断提升机关党建活力,为服务现代化安州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创建一个品牌。坚持党建引领,立足“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工作布局,积极探索党建和司法行政工作互促并进新路径,创建“法治工匠 铸盾安州”党建品牌,激活“党建+法治”双擎驱动新动能,实现党建品牌与司法行政业务相互“渗透”和“融合”,助力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挥两个作用。坚持发挥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带动作用,坚持以上率下、率先垂范,以围绕中心抓谋划、强化带头抓示范、勇挑重担抓作风进一步凝心聚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深入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在激发党员活力、提升先锋动力上奋勇争先,以党员带头创新作为、务实奉献,切实把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力凝聚到各项司法行政事业中来。

建立三项机制。建立学习机制。成立青年干部理论学习小组,坚持学习强国每日学、周例会集中学、月通报督导学、定期表彰的学习机制,持续开展“微党课”“微法治”“推荐一本书”“法律大家讲”活动,不断夯实政治理论和法治理念。建立管理机制。制定《党员量化积分制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按季度对党员干部进行积分制考核管理,并作为民主评议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建立防控机制。制定《岗位风险排查及防控措施清单》,对职能职责逐一分解,形成工作提示牌,明确岗位防控措施,做到教育在先、提醒在先、预防在先,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抓实四项举措。抓实日常管理。落实“一学二讲三评四公示”管理模式,依据《党员量化积分制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按照支委初评、党员大会复评、考核小组评定的程序,每季度对积分情况进行公示,严格党员日常管理。抓实阵地建设。将党建、法治、廉政、孝德、健康和荣誉文化一体化统筹建设,建有党务工作室、党员活动室、老党员工作室、微局史馆、荣誉室、图书室、职工之家等活动阵地9个,丰富党员干部职工党内政治生活载体和形式。抓实示范创建。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制度,抓好政治机关、学习机关、规范机关、效率机关和责任机关建设,推进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努力实现机关党建“走在前、作表率”的目标。抓实监督检查。实行“学习强国”积分月通报和支部党建工作季度调阅督查制度,根据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深入做好党建问题整改落实、规范提升等工作,全面提升党支部党建工作水平。

争当五个先锋。争当法治参谋先锋。全局27人取得法律执业资格证,充分发挥依法治区统筹及对政府法律事务法律指导和法律监督职能,年均对150余件政府常务会议题、招商引资协议进行合法性审查,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0余件。争当法治宣传先锋。全面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结合“法治安州行”一月一主题,开展文艺表演、法治培训、各类法治宣传等活动400余场次,组织近3000余名公职人员开展学法考试。争当法律援助先锋。着力织密便民服务网,构建法律援助“一小时服务圈”,建立“24小时法治超市”,优化智能服务,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年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0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2000余次。争当矫正帮教先锋。推进“智慧社区矫正中心”建设,通过“智慧+线上”形式,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解矫人员管理教育帮扶,年均列管6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衔接刑释解矫人员400余人。争当纠纷化解先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以“半小时”为服务半径的“矛调圈层”,开启公、法、访、司“四方联调”模式,指导各类调解组织年均化解矛盾纠纷2000余件,调解成功率99%。

(绵阳市安州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