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基层组织>文章页

绵阳市住建系统“六问六比”强作风奏响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最强音”

https://www.scjgdj.gov.cn/  (2023-09-05 15:26:37)    

近年来,绵阳市住建系统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市委“五市”战略,以开展“六问六比”作风建设专项活动为抓手(即:问一线工作实不实,比实干精神谁更强;问担当精神够不够,比贯彻要求谁更快;问创新意识强不强,比筹划工作谁更优;问争先劲头足不足,比工作成绩谁更前;问为民情怀深不深,比服务群众谁更好;问法纪观念牢不牢,比制度执行谁更严),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奏响了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置“最强音”。

坚持“六问六比”强作风,引领健全“村、镇、县”处置一体化覆盖体系。着眼顶层设计,成立垃圾分类工作专班,制定《绵阳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专项规划》,创新“两次分拣、两层减量”(农户源头分拣、保洁二次分拣、村组分类减量、乡镇压缩减量)。目前,全市“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覆盖全市1582个村庄,覆盖率达100%。

坚持“六问六比”强作风,引领健全“点、站、厂”处置一体化建设体系。着眼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引入市场机制负责终端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营,与中科绵投签订ppp协议,在现有2座生活垃圾焚烧厂基础上,再规划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厂1座。全市共建立收集网点21460个(村平均设置密度13.5个),转运站160个,已基本构建统一完整、运转顺畅、闭环高效的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无害化处理率实现100%。

坚持“六问六比”强作风,引领健全“收、运、处”一体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科学设置村庄垃圾分类收集点,专车转运,实现“垃圾转运不落地”;推行分类收集运输管理台账制度,强化生活垃圾来源、种类、数量、去向全流程监管;推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处置端驻点监督制度,保障处置体系规范运行;推行农户初次分类和保洁员二次分拣的“二次三分法”,加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目前,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占生活垃圾总量35.2%(市本级占比28.7%),县(市)跨区域日协同处置160吨,占比13.4%。

坚持“六问六比”强作风,引领健全“付、统、补”一体化保障体系。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和动力源泉,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原则,鼓励行政村和涉农社区通过村民(居民)代表大会、“一事一议”等方式收取费用。目前,全市1582个行政村已有712个建立垃圾收费制度,大部分农村生活垃圾收费情况1—5元/月/户,部分人口密集区域(商业)为10元/月/户。

(绵阳市住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