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仪陇县检察院坚持“三提三化三融三心”党建工作思路,积极创建“德乡·红检”党建品牌,以党建引领检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模范检察院”“全省基层院建设工作典型”“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被省委、省政府荣记集体一等功。
以“德”塑检,抓“三提”,增强队伍向心力。搭建学习平台。依托“中国检察教育培训网”“德乡·检课堂”等平台,采取专题研讨、聆听讲座、撰写心得等方式组织党员干警深入学习新思想、新理念,不断提升政治修养。搭建干事平台。推进“1+1+4”检察人才培养工程,以“德乡·检成长”青年党员干警能力提升行动为抓手,有针对性实施领航、鲲鹏、墩苗、匠心4项计划,通过开展“德乡·检分享”活动,不断提升业务素养,4名党员干警入选全国、全省检察业务人才库、专家库。搭建文化平台。大力弘扬“两德”精神,倡导“德为先、民为本、法为上、和为贵”治院理念,创办《琳琅检韵》杂志,开展检察官入职宣誓、干警荣退仪式、好家风传承助廉、红色经典朗诵会等活动,丰富检察文化内容,不断提升自身涵养。
以“红”强检,抓“三化”,增强组织驱动力。主体责任具体化。健全“党组统揽、总支主导、支部主抓”三级党建责任体系,构建“1+2+4+N”党建工作机制,将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延伸到每一个办案单元,最大限度实现人、岗、案(事)相适应。组织生活规范化。建立“四个一”理论学习机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4项制度,利用本土红色资源,以“两赴五进”为载体,定期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开展社区“双报到”等活动。活动阵地标准化。按照“六有”标准规范设置检史墙、院史墙、荣誉墙,打造标准化活动室;利用楼道设置党务公开栏、宣传栏,打造党建文化墙;依托“三乡”文化,规划“德、民、法、和”四个篇章,打造检察文化长廊;以党建引领政治建设、服务大局、职能发挥、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5大方面为内容,打造新时代基层院建设工作展厅。
以“融”兴检,抓“三融”,增强工作推动力。坚持党建与服务大局深度融合。聚焦基层治理、疫情防控、乡村振兴、防范金融风险、优化营商环境等全县重点任务、中心工作,全体党员干警勇挑重担,奋勇争先,为全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贡献了检察力量。坚持党建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坚持党建工作与“四大检察”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创新“赤承德乡”红色文物保护公益诉讼、虚假诉讼法律监督建模、检察听证互联网直播、全省羁押必要性审查一体化试点等特色亮点工作,各项核心业务指标、绩效考核多年保持全市前列。坚持党建与队伍锤炼深度融合。大力开展“四亮”活动,打造以青年党员干警为骨干“德乡护苗”“赤承德乡”“猎鹰”多个专业办案团队,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作风、锻造本领,在未成年人检察、红色文物保护、重特大案件承办等工作中成效显著,20余名党员干警获全省业务标兵、业务能手、先进个人称号。
以“心”立检,抓“三心”,增强干群凝聚力。做实救助保护献爱心。在全国率先探索并持续五年开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司法救助工作,引起国家层面关注,推动民政部、最高检等12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为全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了国家救助的法律依据。做好权益保护暖民心。加强弱势群体合法权益保护,帮助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数十万元;成立全国首个刑事被害人救助基金,对因案致困的当事人或其近亲属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近百万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群众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被最高检授予“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做优法治建设促安心。对接群众司法需求,深入乡镇、村社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行动和主题法治宣传近100次,把党建变成司法为民的务实行动;在五福镇老罐村建成全市首个“发挥检察职能、助力乡村振兴联络点”,党员干警采取“1+4”模式脱产帮扶,该村入选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南充市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