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泸州市水务局以党建为引领,以业务工作为抓手,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将党建工作与水利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取得了治水兴水“大成效”。
党建引领,构建水利规划“新格局”。充分发挥党组统筹领导作用,推动全市中长期水安全规划编制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提出了“北治、中控、南保”的水安全保障空间布局及“两江四河、两横多点、三区六廊”的水安全保障格局,成功争取将泸州纳入向家坝灌区工程、长征渠引水工程等2项国家重大引调水工程实施范围,开工建设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二步工程;四川省乌蒙山区、川南地区唯一规划建设大型水库永宁水库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可行研究报告已通过水利部水规总院技术审查,土公庙、观口等规划中型水库即将完成立项。
领导带头,夯实水利工程建设“软地基”。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目标任务,成立以局领导为组长的“党建进工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把支部建在项目上、把党旗插在工地上,实施“党建+N”工作模式。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解决实际难题、推进工程建设的强大力量,细化项目责任,倒排项目工期,制订“时间表”“作战图”,实现项目建设与党组织建设目标同向、工作同步,推进党建与水利工程建设相融互促、深度融合,争取资金6亿元,推进防洪治理工程、水土保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工地党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市新建成农村供水工程125处,受益人口68万人。
党员示范,拉响水旱灾害防御“安全铃”。积极开展“我是党员我先上”防汛抗旱主题实践活动,组成多个志愿者服务队赴乡镇(街道)、重点水利工程等一线开展指导工作,分析短板弱项,研究措施解决问题。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严格落实24小时双人值班值守,调整更新全市462座水库、1459个山洪危险区安全管理责任人信息,通过实地检查、电话抽查等方式,督查督导、跟踪问效、提醒提示,推动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河湖共治,描绘绿水青山“新面貌”。构建“党建+河湖长制”体系,将党建与基层河湖长制高度融合,提升基层党支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履职能力和党员“亮身份”的责任意识,形成组织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三位一体”的强大护河合力,推动全市河湖长制工作实现从“有名有实”向“有能有效”转变。近年来,全市党员巡河累计达50万余人次,整改长江干流岸线涉河问题90余个,取缔非法码头58座,搬迁河道砂石堆场76个,搬离砂石出河道5760万余吨,清理整改赤水河“四乱”问题170余个,取缔乱占河道水域趸船48艘,拆除涉河违法违规建筑48处10.3万平方米,真实还原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自然生态画卷。
(泸州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