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安市武胜县坚持把党员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党员政治思想素质的重要举措,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需什么、讲什么”原则,构建“三个三”工作法,推动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
突出“三个强化”,推动党员教育常态长效。一是强化工作统筹。充实调整党员教育培训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成员,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党员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召开联席会议4次,协调解决问题20余个。二是强化政治引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等纳入各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集中学习4000余次、专题研讨500余次。三是强化考核管理。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重要内容,印发责任、任务、问题“三张清单”,实行年初计划、季度督查、半年小结、年终考核机制,将培训考核成绩列入年底评先评优重要依据。
建好“三个平台”,推动党员教育融入日常。一是建好党校平台。依托武胜县委党校,整合县内60余名党政领导干部、乡土人才、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20余名重庆专家学者作为党校兼职教师,同时与周边8所党校建立教育培训合作机制,推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共建。二是建好线上平台。精心打造本土线上教育平台,依托“武胜党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政治理论、形势政策、党务知识等内容300余次,让党员随时随地都能接受教育。三是建好红色平台。完善“特色+环线”教学设计,将武胜•红色文化园、王璞烈士纪念广场等18个党员教育培训点“串珠成链”,构建“党校+基地+教学点”的立体式培训模式,引导党员重温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创新“三种模式”,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一是创新“送学+宣讲”模式。组建“送学小分队”20余支,开展“送书上门、送学上门”活动200余次,为行动不便的党员送去学习资料,让每名党员在学习教育上“不掉队”。充分发挥党校教师、教育工委、团委等职能作用,组织开展面对面宣讲、点对点服务活动700余次。二是创新“指导+示范”模式。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组织核查方式,择优选派92名优秀党务工作者担任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进企进社蹲点服务,有效提升两新组织党员教育水平。三是创新“技能+实践”模式。开展现场教学,先后组织50余名党校教师、“土专家”等深入农业产业基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等,开展技能技术培训70余场。组织广大党员到基层治理、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一线工作中服务群众,开展环境整治、安全宣讲等志愿服务800余次。
(广安市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