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党员教育>文章页

广安市广安区用好用活红色资源 为党员教育赋能增效

https://www.scjgdj.gov.cn/  (2024-01-05 09:36:36)    

近年来,广安市广安区坚持用活用好红色资源,擦亮党性教育品牌,引导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

统筹整合红色资源。一是厘清“红色”家底。通过实地走访、查阅文献,深入排摸汇总邓小平故居、东门码头、北山小学堂等重要人物故居、重要事件遗址,摸清全区红色资源现状底数。开展红色故事、史料征集活动,组织专家学者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迹中,挖掘、提炼和编写党员党性教育教材,出版《广安区革命老区发展史》等书籍。二是开发“红色”线路。升级打造北山小学堂、龙台罗家院子等37个现场教学点,初步构建起“1+N”党性教育点位脉络。制作集图文介绍、视频解说于一体的党员教育“红色矩阵”地图,开发“重走小平求学路”“缅怀伟人为民情”“追忆先贤报国志”3条精品红色研学路线,满足党员干部多层次、精准化培训需要。三是构建“红色”矩阵。注重整合周边红色资源,以“中心辐射+区域联动”为目标,依托渝广毗邻地区“党建先锋区”党员教育红色矩阵,将邓小平故里、华蓥山起义纪念馆、柴云振生平事迹展陈馆、红岩革命纪念馆等纳入党员干部教学培训体系,从川渝等地柔性引进授课教师44名,逐步实现川渝教学资源共享共融。

精心打造红色课程。一是推出精品课程。以红色遗址和英雄事迹等实景、实事为载体,持续推动红色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依托党校党课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党员领导干部等师资库力量,系统开发《乡情》《戒懒》《萌芽》等精品课程,提高教育培训质效。《擦亮共产党员身份证》入选省委组织部《基层党课报告汇编》。二是丰富网络课堂。精心拍摄制作《永不褪色的雷锋精神》《红岩英烈杨汉秀》《红色星期五》等微视频20余个,用党员喜闻乐见的方式有效破解“灌输式”教育困境,累计播放量超30万。其中,《永不褪色的雷锋精神》获评全国优秀电教片。依托“小平故里红”微信公众号等载体,推出“网络学习套餐”,让党员实现“指尖学”“随时学”。三是打造流动课堂。常态开展参观一处红色基地、聆听一堂红色党课、举行一次主题党日等活动,让党员干部体验“行走中的红色党课”,在沉浸式、体验式教学互动中感悟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

常态开展红色宣教。一是壮大宣讲队伍。将讲政治、懂历史、讲得好的党员干部、学校教师等纳入红色讲解员队伍,组建“红色宣讲人”等22支红色宣讲小分队,面向全社会开展“小康如你所愿”“我的生命属于党”等主题展览6场,邀请全国知名微博大V和本地资讯博主,参观寻访小平故里等红色地标,通过短视频平台、图文直播等方式进行分享互动,持续提升红色资源覆盖面。二是抓好文艺创演。以秦炳、杨汉秀、“铁窗诗人”艾文宣等本土故事、典型人物为素材,挖掘创作《唱起春天的故事》《英雄谣》等红色文艺作品100余件,采取戏曲、话剧等形式,生动呈现英雄人物、讲述红色故事,让历史变得更加鲜活。广安中学红色经典诵读作品《英雄》成功入围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总决赛。三是推出红色研学。紧扣“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精神”红色主题,开展“重走小平求学路·感悟伟人为民情”“追寻小平足迹·汲取奋进力量”“诵读艾文宣烈士诗歌”等红色研学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追寻先烈足迹,砥砺初心使命,以昂扬斗志奋进新征程。

(广安市广安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