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凉山州会理市紧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坚持“温度”与“力度”并存,整合力量资源实施“暖学、暖心、暖新”三项工程,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
聚焦教育引导,着力实施“暖学”工程。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较强,学习时间和地点难以固定等问题,会理市深入探索“互联网+党员学习教育”模式,积极创建流动党员“指尖课堂”,利用学习强国APP、“船城党建”微信公众号、微信QQ群等线上平台,不定期向流动党员推送党内重要会议、重要文章有关链接,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抓实抓细学习考核评比机制,依据每月学习强国积分活跃度、线上竞赛答题得分等指标,对流动党员在外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对评分较低的及时进行谈话提醒,确保流动党员在外学习不脱节不松懈。
聚焦关怀帮扶,着力实施“暖心”工程。建好用活流动党员管理台账,梳理掌握全市1813名流动党员信息,确定以党支部书记为主的600余名流动党员结对联络员,每季度至少结对联系流出党员2次,了解掌握并动态更新党员近期去向、联系方式、思想动态等情况。组建暖心志愿服务队,每季度到流动党员家中走访了解情况,帮助其解决老人就医、子女入学等实际困难30余件,在春节等流动党员返乡高峰期,邀请参加人才交流会、返乡招聘会,向流动党员推荐工作岗位300余个,引导流动党员早日回迁故乡、建设家乡,用“小关怀”让流动党员感受到组织的“大温暖”。
聚焦组织覆盖,着力实施“暖新”工程。拉网式摸排全市404名常年外出跑车的货车司机党员,制发《会理市深化货车司机群体党建试点工作方案》,成立中国共产党会理市交通运输行业委员会,以“蜀道畅”线上平台和交通运输局固定场所作为活动阵地,统筹建立11个流动党员党支部,组织开展线上集中学习60余次。创建货车司机“暖心之家”,为货车司机党员提供充电用水、停车住宿等服务,在高温季节开展“亮身份、送清凉”活动,走访慰问240余名货车司机党员,专程送上水杯、毛巾等“关怀礼包”,不断提升货车司机流动党员归属感幸福感。
(凉山州会理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