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聚焦健全 “四个以学” 长效机制,创新构建 “立体式学习、浸润式认同、实践式赋能” 三维路径,推动老同志从 “被动养老” 向 “主动作为” 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银发动能。
立体式学习筑牢思想根基。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为主阵地,严格落实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带动近 5 万名老龄党员参与学习。拓展线上阵地,公众号开设 “每日一学” 专栏推送图文音视频 220 余期,组织收看中省网上报告会百余场,线上参与率达 95%,并开展 AI 技能培训助力跨越 “数字鸿沟”。打造 “理论、红色、清风” 三大课堂,举办 “小平故里老干部大讲堂” 230 余场,整合红色资源开展沉浸式教学 120 余场,通过座谈研讨 300 余场凝聚思想共识。
浸润式认同强化内核驱动。组建 10 支 “五老” 宣讲团等基层宣讲队,以金钱板、三句半等形式深入机关、学校等宣讲政策理论和红色故事 700 余场。围绕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要情,组织 “我为广安高质量发展出份力” 等大讨论 50 余场,收集城乡融合、同城融圈等意见建议数千条。组织老同志深入西渝高铁广安段、川渝高竹新区等重大项目调研 60 余场,开展 “重走改革开放之路” 考察 20 余场,在感受发展成就中强化政治自觉。
实践式赋能贡献银发力量。实施 “青蓝计划”,370 余名老干部与青年干部结对传帮带;关工委每年开展立德树人宣讲 500 余场,结对帮扶青少年 2.9 万人次。打造 “银发智库”,组织老同志围绕同城融圈、乡村振兴等提出建议 150 余条,形成调研报告 15 篇,多项建议获市委采纳。引导老同志融入基层治理,涌现 “郭太平调解工作室” 等典型,“十心法” 调解方法获全省推广,助力社区纠纷化解与公共服务优化。
(广安市委市直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