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积极探索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管理新路径,破解“身份难显现、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难题,让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在党旗下凝聚、在流动中生辉。
建强组织,完善“流而有序”组织链。开展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摸底”行动,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掌握党员基本情况、流入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实现“进出有数、去向有底”。探索异地建立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提高组织覆盖率,在成都市、新型养老社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等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聚集地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22个,形成“组织部、老干部局宏观指导,流出地单位主体责任,流动党员党组织具体管理”的工作模式,全市共有1100余名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纳入动态管理。
凝心铸魂,拧紧“学习教育”思想链。指导流动党员党组织制订学习活动计划,扎实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通过邮寄、微信推送、送学上门等方式,为流动党员送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史知识以及中央和省委、市委重要会议、文件精神等学习资料,今年开展送学260余次。用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天府晚霞”“酒城金秋”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组织收听收看全国、全省网上专题报告会,建立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党支部群,交流学习心得体会,让流动党员思想“不褪色”,学习“不掉队”。
银发生辉,锻造“老有所为”作用链。在流动党员党支部开展“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专题调研、“我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出份力”等主题活动,引导老同志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结合对流入地先进经验的体会,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利用“我看泸州40年”离退休干部座谈会等契机,邀请流动老党员回泸参观调研,感受家乡变化、厚植故乡情怀,发挥老党员威望优势、资源优势,在促进泸州宣传推介、人才引进、招商引资上发挥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助力。鼓励引导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积极参与当地“银龄行动”志愿服务、支部联建等活动,让老党员融入他乡发光发热。
强化保障,织密“流动之家”服务链。加大经费保障力度,通过财政预算、党费划拨等途径,为流动党员党支部开展活动、培训党员等提供支持。积极实施“安家”行动,充分依托驻外兄弟单位阵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共享空间等资源,采取共建共享方式,在成都建立5个、泸州建立167个离退休干部党建共享阵地,有力提升流动老党员学习活动质效。强化人员保障,加强与隶属部门、驻地相关单位等沟通协调,为流动党员党支部至少确定1名在职党员作为联络员,协助开展相关工作,为老党员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等提供服务保障。
(泸州市委老干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