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银发风采>文章页

内江市以“双培双带”汇聚“银发”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https://www.scjgdj.gov.cn/  (2024-01-12 11:02:46)    

内江市紧扣“‘甜味+’产业”布局,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结对农村青年,聚力打造一支有理想、能率带、肯奋斗、敢担当的农村青年人才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蓄势添能。

以“培训”为先导,储备乡村振兴后备力量。坚持“与时俱进,培育实用人才”理念,整合离退休干部党校、老专家服务站、实践基地等师资资源,结合农村创业青年特点,精心策划培训科目、课程,根据当地产业特点,采取“授课+交流+观摩+实操”等培训模式,举办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各行业及新领域、新业态的综合性培训70余场,受惠农村青年1.7万人次,助推10个镇逐步打造出品牌农业、超市农业。采取1名市级老专家结对3名培养对象、1名区级老专家结对2名培养对象、1名镇级老专家结对1名培养对象的“321”帮带模式,与88个村的致富青年带头人结对,常态化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推广和指导,通过集中培训、现场示范、外出参观、远程教育等形式,解决天冬产业发展、夏满蜜桃研发、白乌鱼养殖、血橙标准化生产规范等进程中遇到的难题100余个,有效提升农村青年创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推动内江“甜城味”特色产业发展。

以“培养”为突破,锻造乡村振兴骨干队伍。开展“新征程”行动,通过组织选、个人荐、群众推等方式,选派离退休干部到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48人,进“两新”组织担任党建指导员18人,从事网格支部、“联户员”工作2000人,通过党建结对、“导师帮带”等方式,向村(社区)青年干部讲解党务知识、传授群众工作方法,提升青年干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能力水平。市委宣传部退休干部主动请缨到东兴区东兴街道龙观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坚持定期讲党课、组织学习重要会议精神和党务知识,加强居委会党员干部理论武装;带领居委会干部开展调查研究,着力解决龙观社区龙观七组饮水难、城乡结合部新型社区建设居住环境改善等问题,带动居委会干部提升群众工作能力。

以“带美”为抓手,擘画乡村振兴甜城画卷。围绕市委深入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总体布局,充分发挥老同志率带作用,组织308名老同志在“五清”行动中担任卫生监督员,深入开展农村“六净六顺”、改水改厕、排危修路等工作,助力抓乡村民居风貌改善、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抓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为各镇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凝聚力量。东兴区离退休干部参与田家镇正子村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组织清理房屋和改善庭院环境卫生456户,改水改厕285户,打造精品院落132户,助推该村打造具有川南地方特色的竹林农家、美丽庭院和幸福乡村。内江市、市中区关工委科技服务团老同志与市中区史家镇金龟村建立科技联盟,组织园林、建设、公路、果树、水利、烹饪等老专家为开发金龟桥景区提供产业布局、施工规划等服务,助力景区二期工程建设。

以“带富”为目标,推动乡村振兴稳步向前。依托“甜蜜内江”老党员工作室、“五老”工作室,吸纳5000余名老党员、老专家、青年志愿者担任产业发展顾问,举办特色农业新技术培训班46个,开展技术培训1000余次。614名老专家组建起工业、农业、水利、交通、建筑、烹饪、医卫等老专家服务团,采取“老专家+基地+服务营地+产业”模式,建立省市工业基地6个、农业基地7个、科教基地4个、产业示范基地2个、专家服务营地2个,系统化开展农村致富人才培养。水产专家深入市中区、资中县、隆昌市传授高密度养鱼、生态绿色养鱼、白乌鱼健康养殖技术,推广面积317亩,亩产1963公斤,产值约3733万元。水果专家开发特早熟“夏满蜜桃”,被省农科院评为四川特色优质水果,在市内外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形成了“五老帮带能人、能人带富群众、群众争做能人”的致富效应。

(内江市委老干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