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检察院离退休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党建责任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级部署,以创建“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为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发挥离退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正做到各尽其能、老有所为,退休不褪色,为助力泸州高质量发展贡献老干部的余热。
筑牢政治忠诚,坚定初心本色
市检察院离退休党支部践行“活到老学到老”,把政治学习作为“三会一课”第一议题,不断增添退休干部的政治本色。一是做实领导讲党课,带头学。邀请机关党委书记、机关纪委书记等领导为离退休干部讲党课,并通报市院工作情况,让老党员干部结合实际认真讨论,提出意见建议。2022年以来请院领导到支部讲党课7次。二是抓好“三会一课”,集中学。通过支部集中学习、参加老干局学习培训等方式,全面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等,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到每一名退休党员,2022年以来共开展支部学习22次。还借助“天府晚霞”“酒城金秋”等公众号补充学,引领退休党员干部岗位退休、思想不退休、党员身份不退休、初心使命不退休,时刻关心关注检察事业发展。三是组织外出参观,现场学。利用“七一”建党节、重阳节等时间节点,组织离退休党员干部外出学习先进典型,参加市委党校培训、组织人员到四渡赤水纪念馆学习长征精神等,让学习方式“活”起来。
加强组织建设,夯实战斗堡垒
市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离退休支部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组织功能,加强党对离退休干部的领导,搭建党联系老干部的桥梁。一是加强班子建设,增强引领力。市检察院党组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支委人选,配强离退休党支部班子队伍,做到按期换届,岗人匹配,为支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抓好日常管理,让流动党员有组织,让党费管理有章法。二是加强服务保障,增强向心力。建成离退休党员干部活动阵地,向离退休人员开放市院职工书屋、健身房,并为所有离退休人员征订“晚霞”报,为支部征订《习近平著作选读》《检察日报》《四川日报》等学习资料。为加强经费保障,将支部活动经费和慰问经费列入市院预算,将组织温暖送到每个党员手中。2022年以来,慰问老党员25人次,发放慰问金10500元。三是用好活动载体,增强凝聚力。组织党员参加羽毛球、乒乓球、读书分享、太极拳等文体活动,极大的丰富了离退休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抓实党员教育,争创先锋模范
市检察院离退休党支部一直坚持让“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温暖”,让老干部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一是建立台账,因人施策。为更好的了解各离退休党员思想、家庭等情况,支委建立离退休人员台账,详细记录离退休人员出生年月、家庭住址、身体状况,备注家庭成员情况等内容,各支委分工联系党员,每月至少电话联系一次,要求做到“五个明白”。并根据离退休老同志的年龄、身体、活动等方面的特殊性,分类管理,组织身体情况较好的离退休党员干部参与力所能及的组织生活。二是内外兼修,齐家为国。教育引导离退休干部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外树形象,内修品德,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家树榜样,立家规、正家风,教育好子孙,支持子女干好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选树典型,争先示范。积极选树一批先进典型,杨向东、刘传明、杜保平等3名同志先后被市委组织部、老干局评为泸州市离退休干部优秀共产党员,市检察院离退休第一党支部被评为“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积极引领离退休党员干部自觉向支部先进典型看齐,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
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大局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市检察院离退休党支部退休不褪色,发挥“夕阳力量”,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彰显大局担当。一是支部结对,推进党建兴村。泸州市检察院离退休党支部,主动请缨,与叙永县向林镇太关村结对,宣讲党的乡村政策,传递党的温暖,筹措资金慰问帮扶困难群众2名。二是多方化缘,推进基建兴村。争取叙永县政府出资,协调成功人士投资,为结对帮扶村争取公路、天然气、饮水、中药材基地建设等项目,所涉资金600余万元,铺平产业振兴之路。三是招商引资,推进产业兴村。引资成立叙永县牛王山农业旅游有限公司、坤创医药牛王山农业投资公司,目前已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公司采取“中医药公司+村集体资产公司+返乡创业人才+基地入股”的模式,整合多方资源,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这些生态产业,让“画稿叙永”的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让“康养竹乡”的父老乡亲致富康安。
(泸州市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