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江市关工委系统积极整合政法资源,用好用活政法系统“五老”力量,坚持走近青少年开展系列法治关爱活动,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营造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不断为全面依法治市贡献关工力量。
一、优化管理服务,搭建法治关爱新平台。一是工作推进有组织。依托公、检、法、司、国安及政法委等6个主要涉法单位(部门)关工委,全市各级关工委吸纳85名退休法官、检察官、民警等老政法工作者组成7个关工委法治宣教工作团,定期召开工作会、基层调研座谈会等,有序推进“五老”普法宣传、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青少年法治关爱工作。二是工作开展有声色。法院、检察院设置起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和未成年人检察部,明确专人负责各类涉未成年人案件,建成关爱活动室和心理疏导室,以宽松和谐的氛围,主动消除涉案未成年人的恐惧和抵触心理。与学校共建法治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开学第一课”等法治宣讲课和庭审观摩、模拟法庭等活动,不断提升法治关爱质效。三是工作保障有力度。制定《关于调整市关工委各“五老”工作团设置和职能职责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法治宣教团等工作团的职能职责、工作内容和经费人员等保障措施,确保各工作团有2-3名相关职能部门、科室负责人参与,负责案例整理、车辆行程安排、发布动态信息等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各县(市、区)关工委都参照做好相关工作,确保“五老”志愿者开展工作无后顾之忧。
二、强化宣教帮扶,展现法治关爱新作为。一是加强青少年法治宣教。“五老”队伍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深入镇(街道)、村(社区)、中小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天使护卫岗”“小手拉大手、安全一起走”“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等系列活动,以法治专题讲座、法律咨询、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游戏互动、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民法典》《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知识宣讲活动,不断夯实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基础。2022年以来,全市各级关工委法治宣教团组织开展各类活动130余场次,受教育师生3万余人,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二是预防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将“五老”志愿者聘为法治副校长,针对校园有轻微违规行为和不良行为的问题青少年,及时介入干预,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形式,会同家长和班主任联合加强警示教育,以生动鲜活案例阐明违法犯罪严重后果,引导其常怀敬畏法律之心,将违法犯罪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筑牢问题青少年法律底线。目前全市聘“五老”法治副校长600余名,占法治副校长队伍总人数近70%,成为校园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力量。三是关爱帮扶失足青少年。法院、检察院和教育局等相关单位(部门)关工委“五老”志愿者每年陪同未成年人接受讯问,前往监狱关心关爱服刑未成年人,深入内江市第十五中等特殊学校、社区等回访教育判处非监禁刑的未成年人,耐心细致讲解法律知识,强化失足青少年法治意识;利用“六一”、中秋等特殊节日组织开展老少联欢活动,帮助其重拾生活乐趣和信心,引导早日融入社会重返人生正轨。四是帮扶慰问涉案未成年被害人。全市已建立83个法律援助工作站,“五老”志愿者积极通过平台为涉案未成年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定期回访慰问未成年被害人,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对其开展心理疏导和立志成才教育,保护受害人身心健康免受二次伤害,帮助其走出心理阴影,积极面对生活。2017年以来,市关工委联合市法院关工委组织“五老”志愿者帮扶救助114名涉法涉诉困境未成年人,发放28万元救助金及慰问品。2022年,全市各级关工委法治宣教相关工作团“五老”志愿者回访帮教涉法涉诉未成年人65名。
三、深化品牌建设,构筑法治关爱新格局。一是完善创建机制。市关工委坚持党建带关建,将关爱品牌建设纳入党建品牌建设总体规划,联合市直机关工委制定《市直机关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建设指导标准(试行)》,明确工作领导、责任落实、项目推进、督查和经费保障等机制,深度融合相关单位的职能职责和工作特色,将法治关爱工作制度化,有序推进特色关爱品牌建设,成功创建市法院“法治进校园,关爱促成长”和市公安交警支队“交通安全进校园·文明关爱伴成长”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二是深化品牌内涵。依托法院、检察院、司法所等“五老”志愿者从事法治关爱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的有利优势,在全市培育起雷昌根调解工作室、连心五老工作室、胡正武工作室、谭妈妈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室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五老”工作室,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心理疏导、立志成才帮扶教育、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家庭教育指导等活动,将法治触角下沉到基层,延伸至广大青少年身边。其中,谭妈妈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室组织开展预防性侵知识宣讲、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爱与理解”亲子沙龙等活动10余场,惠及数百名未成年人及家长。三是强化示范引领。坚持讲好宣传好“五老”法治关爱故事,不断总结经验和成效,深度挖掘和凝练典型案例,培塑典型事迹,以典型示范引领,实现“成熟一批,推广一批,带动一方”的目的。市法院被评为“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舒启元等一批政法“五老”先进事迹被省、市媒体宣传报道,刘路兴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工作者”,激励和带动了更多“五老”志愿者投身法治关爱工作。
(内江市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