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妇女之窗>文章页

“民呼我应”成都市妇联着力为妇女儿童办实事解难题

https://www.scjgdj.gov.cn/  (2023-09-15 11:31:43)    

近日,围绕困难妇女安红和未成年人小怡(均为化名)一家开展的协同司法救助、多元综合帮扶和生活保障支撑,迎来欣喜的一幕。小怡以525分的高考成绩被心仪的成都医学院录取,安红获得了灵活就业岗位,家中残疾老人也获得了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奖励扶助和重度残疾人养老保险。

“现在党和政府政策好,为我们家提供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太感谢你们了,真的帮到我们很多很多。”小怡奶奶拉着妇联工作人员的手,不住地感谢。

这是自成都市妇联和市检察院联合开展“关注困难妇女群体,加强专项司法救助”活动以来,提供帮扶救助的众多困难妇女家庭之一,也是省市区三级妇联联动民政、教育、卫健、残联等相关职能部门,打通跨区综合帮扶构筑“绿色通道”的生动实践。17岁的小怡在参加高考前突遭家庭变故,父亲在一起案件中去世,母亲重伤,与年仅5岁的弟弟、双目失明的奶奶共同生活。得知小怡家因案导致生活困难后,成都市妇联与有关部门联动合作高效运转,组成联合慰问组开展专项司法救助和综合慰问帮扶。一个月后,小怡家庭被纳入低保和困难群众慰问范围,基本生活费和司法救助金相继办理下来;小怡被列入“春蕾绽放”计划和“阳光圆梦”资助项目,获得国家助学金,免除学费、课本费、住校费;小怡奶奶列入重度残疾人养老保险,纳入残疾人临时困难救助及适老适盲居家改造;小怡妈妈安红获得社区提供的灵活就业岗位。

妇女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妇联的工作方向就在哪里。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成都市妇联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在学思践悟中重点聚焦突出的难点问题,锚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围绕群众所想所急所盼,丰富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汲取奋勇前进的新力量。在主题教育中倾听群众声音、回应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书写“民呼我应”的高分答卷。

截至2023年8月,成都市妇联联合爱心企业为农村低收入妇女捐赠“国寿关爱女性疾病保险”3000份,帮助全市26.6万余名低收入妇女获得高质量“两癌”筛查服务;依托市级“沉浸式家庭服务馆”开展智慧问诊、托幼康养、心理健康咨询、家政进社区等惠民活动3000余场,累计服务群众8万余人次;通过政策扶持、活动引领、服务推动,为2000余名女科技工作者搭建学习培训、交流合作、施展才华的平台;大力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和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开展儿童友好城市义集系列活动19场,吸引共计6000余名儿童及家长参加;深入实施“妇女儿童维权强基行动计划”,打造示范村(社区)117个,提升薄弱村(社区)583个,实现各区(市)县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信访窗口全覆盖;组建“普法讲师团”开展线上线下普法宣传活动2600余场,覆盖群众53万余人;成立家庭巾帼志愿者队和巾帼维权志愿分队,吸引1.1万名巾帼志愿者投入关心关爱活动和婚姻家庭纠纷化解工作中,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妇女儿童心坎上。

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成都市各级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服务“国之大者”,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展现作为、在科技创新中攻坚破难、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和城市高效能治理中耕耘奉献,在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和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担当,为奋力谱写社会主义成都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巾帼力量。

(成都市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