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综合动态>文章页

泸州检察党建引领“拼经济”
能动司法助力“双圈”高质量发展

https://www.scjgdj.gov.cn/  (2023-03-24 15:31:11)    

泸州市检察机关创建“同心圆”党建品牌矩阵,全面推进全市检察机关党建“一院一品”建设,全面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依托合江县院、泸县院两个“桥头堡”,深化成渝两地毗邻地区检察协作,共同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法治力量。

党建引领跨区联动,一体守护平安发展。泸县、合江县两地检察机关依托跨区党建联盟,引领强化法律监督,推进平安建设,为渝泸毗邻地区提供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一是党员先锋示范,志愿服务挺在前。渝泸毗邻地区检察干警,在抗震救灾、疫情防控、森林灭火等应急处突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及时组织党员突击队、志愿者深入一线,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共组织党员突击队参与疫情防控和森林灭火600余人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二是深入推进扫黑除恶,祛除社会毒瘤。坚持“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方针,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工作,严惩严重暴力和“盗抢骗”等侵害人身财产类犯罪。今年来,办理渝泸地区跨区域犯罪案件13件,有力打击了黑恶势力犯罪团伙,铲除了行业垄断、欺行霸市问题滋生的土壤,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环境。三是落实派驻网格机制,助推法治建设进程。泸县、合江县两地检察机关积极落实政法系统干警驻网格机制,党员干警带头,每人包联一个村,协助和引导网格员收集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目前,泸县、合江两院73名干警共包联5个乡镇62个村,化解矛盾纠纷16个,收集民意53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00余次,引导渝泸毗邻地区群众学法守法用法,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

双城共画“同心圆”,共同助力健康发展。泸州市检察机关依托泸州市检察院“同心圆·双保中心”,以泸县、合江县检察服务工作站为“交通站”,加强渝泸毗邻地区检察合作,为促进“两个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一是双城同心踔厉,跨区域共建良好市场秩序。为破解渝泸两地检察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中各自为政、协调不畅等问题,泸县、合江县检察院依托渝泸两地跨区域党建协作平台,联合综合执法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等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机结合。针对办案过程中发现扰乱经济发展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打击,不便打击的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实现毗邻区域联防联治。二是依托“同心圆”党建品牌,深化检企联动。渝泸地区以“检察院+商会”联动模式,与当地商会开展党组织结对共建。建立会议联席、调研联合、信息联享、诉求联办“四联”机制,制定了《人民检察院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和“两个健康”示范县创建十条措施》。通过与商会、企业党组织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深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调查研究和普法宣传,让检察监督与助力发展的深度融合。今年以来,两地检察机关开展为企业送法宣讲10余次,为企业法治体检20余次,提供法律咨询50余次,发出检察建议6份,解决企业困难12个,为企业发展提供优化发展建议20余条。三是让严管成真爱,检企共筑“同心圆”。针对涉案企业暴露出的问题,两地检察机关积极开展企业合规和法治体检工作,对符合条件的涉案企业依法适用企业合规审查;助力“带病”企业整改,为易出现类似风险的企业体检;焕发企业活力,做到“真严管、真厚爱”,寻找管和爱间的最大“同心圆”。目前,共办理企业合规审查案件4件,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12次,涉及白酒、医药、建筑、化工等重点产业。

双城共护一江水,携手护航绿色发展。泸县、合江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桥梁作用,与重庆荣昌、永川两地检察院成立公益诉讼临时党支部,建立办案协作机制,做实“检察蓝守护生态绿”,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持续注入动能。一是深化信息共享,提升治理效能。两地毗邻地区检察机关签订了《生态环境案件信息共享协议》。通过召开座谈会、视频会等方式及时共享信息和作出研判。今年召开跨区域协作会议6次,共享信息30余次,发出环境治理检察建议6份,大幅提升了检察助力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二是用好“四大检察”组合拳,惩治破坏环境行为。毗邻地区检察机关签订《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刑事与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协定书》,规范跨区域案件线索移送、协助调查的流程和责任,刑事处罚与公益诉讼共同发力,制发检察建议及时堵漏,形成同防同治检察监督合力。今年来,联合调查案件6件,互移公益诉讼案件线索4条,立案4件,发出检察建议4份。联合办理的长江支流“濑溪河水产养殖污染整治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川渝检察协作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典型案例》。“大鹿溪河共管河段河道清漂问题公益诉讼案件”“‘河长+检察长’跨区域联动打造河湖管控新典范公益诉讼案件”入选《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典型案例汇编》。三是跨区域推进府检联动,推动生态修复性发展。渝泸两地检察机关聘请行政机关专业人员兼任检察官助理,与建立府检良性联动机制,探索“专业性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协作模式。共同建立“川渝检察公益诉讼生态修复示范区”“川渝司法协作增殖放流基地”。今年以来,邀请行政机关专业人员会商解决问题3次,利用“川渝检察公益诉讼生态修复示范区”“川渝司法协作增殖放流基地”监督补种林木500余株、党员干警参与增殖放流补投鱼苗约30万尾;联合开展巡山巡河专项活动10余次。

(泸州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