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管理是党建工作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也是党建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内容。2022年以来,四川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要求、严标准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着力打造新时代生态环境应急先锋。
在“准”字上使真劲,把准政治方向,强化理想信念。坚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突出政治引领,把好党员思想认识的“总开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和“两个维护”的坚定践行者,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思想认识“准”。坚持利用支委会前、主任办公会前、支部组织生活、青年理论学习,传达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讲话及指示批示精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做到政策传达“准”。
在“常”字上做文章,坚持日常教育,注重党性修养。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指示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促进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汲取前行力量,做到党史学习教育“常”温习。制定2022年青年理论学习计划,积极打造“书香中心”,开展“读习语、颂经典”诵读活动和“五四”征文活动,组织赴黄继光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现场学习,做到学习活动“常”开展。督促党员干部坚持每天自主学习1小时,结合《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学习内容撰写心得体会20余篇,做到自主学习“常”推进。
在“合”字上见实效,注重党建引领,推动业务发展。按照党内法规集中学习活动要求,开展以“做学法先锋,做守法表率”为主题的青年理论学习,教育引导党员以《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党内法规及省委有关规定规范言行,做到教育与尊法学法守法相结“合”。巩固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组织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专家帮扶行动,全面摸排环境安全隐患,提升企业环境应急能力;针对群众长期重复投诉案件,分片区开展生态环境信访调研,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及群众代表意见,现场向投诉对象及周边群众回访信访件办理情况,切实化解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做到业务与群众的环境权益相契“合”。组织开展例行业务学习,复盘推演典型案例,总结应急处置经验,深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实现环境保护、环境应急等相关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学习常态化,做到学习与环境应急能力相融“合”。
在“实”字上下功夫,强化党员管理,优化队伍建设。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落实“三会一课”,深入推进“4+X”主题党日、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活动,督促党员按月自觉交纳党费,组织开展“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廉政谈心谈话,强化党务公开,动态更新党建园地,做到基本制度落“实”。专题研究“五好党支部”创建工作,成立创建工作小组,鼓励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带头作用抓“实”。认真开展“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做到严格审核、按时通报;严把发展新党员“入口关”,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台账,严控标准、严格程序、严肃纪律,发展政治品质纯洁的新党员,做到队伍建设求“实”。
在“严”字上动真格,狠抓廉政建设,倡导廉洁作风。组织观看《零容忍》系列、《家道》以及《莫以贪腐赌未来》等警示教育片,开展“两个重温”、廉政谈心谈话等活动,以案为鉴,崇廉拒腐,进一步引导年轻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做到“严”肃廉洁意识。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工作7次,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承诺书,动态调整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全面排查梳理风险点位11项,科学定级明责,针对性制定防控措施34条,确保各项风险点位不漏岗、不缺项,确保党员干部廉政管理监督到位,做到“严”压工作责任。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从严纠“四风”、持续树“新风”,深入开展“光盘行动”,厉行节约,严禁餐饮浪费,做到“严”抓廉洁作风。
中心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准、常、合、实、严”五个方面,采取多样化工作方式,用思想武装党员,用党史学习教育党员,用制度约束党员,持之以恒、务实笃行,实现党员教育管理落实见效。
(四川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党支部)